3個台日「連鎖餐飲獲利能力」新情報news

💡 獨特商業模式突破獲利天花板:八方雲集、鼎泰豐、コメダ珈琲店

💡 台日連鎖餐飲主要業態:台灣餐廳&外帶飲料、日本快餐速食&咖啡店

💡 連鎖餐飲下一個戰場:雲端餐廳、自有品牌

要比較跨國同產業之間的獲利能力,「營業利益率」是企業經營最直接的獲利能力指標,除了直接銷售成本之外,更涵蓋了管銷費用、員工薪資等營業費用,在評估服務業獲利能力時,是比毛利率更合適的比較數據。

此外,「營業利益率」反映的是本業的經營能力,對於業外損益、不同國別的資金成本水準以及槓桿操作程度等皆不涉入,因此更能聚焦在跨國同產業之間經營成效的比較。

傳統餐飲業以實體店面為營業基礎,獲利能力被限制在營業時間、翻桌率及坪效等經營條件,且在成本結構方面,從租金、人事水電、食材成本等,皆有難以突破的上限,並非以一般管理能力、專利研發投入或品牌價值等經營手段所能克服,導致在獲利能力上面臨著天生屏障。因此,能夠持續創造出顯著優於同業獲利能力的餐飲企業,無一不是打造出極為獨特的商業模式,才能夠衝破整體產業的獲利天花板,在商業模式創新的思維脈絡上特別值得觀察。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2019年台灣及日本連鎖餐飲企業經營數據,藉由「營業利益率」指標的跨國比較,分析隱然成形的亞洲兩大餐飲IPO市場:日本及台灣,觀測企業本業獲利能力以及業態組成之差異,進一步提出綜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