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March 2025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關鍵情報: 💡 都會區旅館業再創新高:整體產業增幅回落至2.9%,但晶華、君悅、喜來登、萬豪、漢來等大型都會區業者營收續創新高 💡 風景區旅館業價量齊跌:本土旅客流失+海外旅客復甦緩慢,花蓮、南投、宜蘭風景區住房率&平均房價雙雙下跌 💡 平均客房收益(RevPAR):涵碧樓、北投麗禧、蘭城晶英、太魯閣晶英RevPAR下滑;礁溪老爺、寒舍艾美、雲品酒店穩健增長 2024年台灣觀光旅館產業規模年增2.9%至新台幣612.0億元,與2019年疫情前相較小幅成長2.6%。平均房價、住用率及平均客房收益(RevPAR)三大關鍵營運指標方面,2024年整體觀光旅館平均房價年減2.8%至4,531元,但與2019年疫情前3,756元的平均房價相較大幅增長20.6%,反映出房價持續攀升與精品酒店&豪華飯店在台積極拓展深耕的明確趨勢;住用率年增0.2個百分點至61.0%,重返疫情前約60%-70%的長期水位;RevPAR年減2.4%至2,763元,與2019年疫情前2,528元相較攀升9.3%。 2024年都會區旅館在海外旅客回流、商務活動增溫帶動下持續做為台灣觀光旅館業中成長力道最為強勁的構成版塊。本次調查2024年營業額TOP 15排名中,台北旅館業者即入榜11家,TOP 3持續由台北晶華酒店(營業額年增6.1%至33.7億元)、台北君悅酒店(營業額年增14.4%至33.0億元)以及台北寒舍喜來登飯店(營業額年增10.8%至27.8億元)三大龍頭品牌蟬聯,若加計排名第4的台北萬豪酒店,已形成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的領先集團。本次進榜業者中,包括前述四家以及高雄萬豪、高雄漢來、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台北圓山大飯店、台北漢來、台北寒舍艾美、台北福華、台北美福、新竹喜來登等業者營業額均創下新高。 不過,風景區旅館業者2024年受到出境旅遊復甦及天然災害衝擊等影響,營運成長力道趨於平緩。例如本次調查中唯一一家進榜的風景區業者宜蘭蘭城晶英酒店,2024年營業額與2023年相較衰退11.7%,為TOP 15業者中營收跌幅最為顯著的企業。此外,花蓮縣、宜蘭縣、南投縣觀光旅館整體住用率均低於2023年,花蓮縣更因天然災害致多家旅館被迫停業,住用率年減16.0個百分點至34.4%,創下調查以來新低。風景區旅館平均房價與2023年相較亦全面下跌,減幅介於18.6%至6.3%間。 平均客房收益(RevPAR)方面,2024年仍以涵碧樓、北投麗禧、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蘭城晶英等具有高房價優勢的風景區觀光旅館業者位居前列,不過在住用率及平均房價指標雙雙縮減影響下,本次調查TOP 10進榜業者中,僅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台北寒舍艾美以及礁溪老爺酒店2024年RevPAR高於2023年水準,其他業者均陷入衰退或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台灣大型觀光旅館集團以多品牌、數位化、國際化以及多元營收來源為策略箭頭的布局已逐步取得成效。例如擁有晶華軒、栢麗廳等知名館內餐飲品牌的台北晶華酒店,2024年餐飲營收佔比達63.4%。晶華零售事業亦擁有出色表現,旗下麗晶精品2024年營業額年增逾6%至75億元,創下6年新高,成功為集團建構新成長引擎;此外,晶華自創品牌捷絲旅2023年於日本大阪成立首家海外據點,北投晶泉丰旅、頭城晶泉丰旅、林口晶英薈旅、林口捷絲旅及墾丁捷絲旅亦將於近年陸續加入營運版圖;寒舍集團旗下台北喜來登2024年住房率與平均房價持續增長,餐飲業務則涵蓋獲米其林一星的請客樓餐廳,2024年餐飲營收佔比達55.4%;雲品溫泉酒店母集團雲品國際館外餐飲事業包括頤品大飯店、丼飯屋米崙等品牌、委託經營管理事業涵蓋知名高端宴會平台君品Collection、雲品Collection以及預定於2025下半年營運的杭州雲品酒店。同集團台北君品酒店(本次調查排名第17位)旗下頤宮中餐廳首家海外據點預計2026年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開幕,共同支撐起雲品國際龐大的觀光餐飲事業版圖。 不僅如此,過去以內需市場經營為主的觀光旅館業者,近年陸續著手開拓海外市場。例如敦謙國際集團旗下品牌雀客旅館以及晶華酒店集團旗下捷絲旅均在日本設有據點。雀客國際2025年進一步宣布以蘇比克雀客國際酒店品牌進軍菲律賓高端度假市場,為雀客國際首度以授權管理模式拓展海外市場的里程碑,與晶華集團、雲品酒店同樣採能夠有助於品牌快速擴張、提升市場覆蓋密度與取得規模經濟效益的輕資產擴張模式,為台灣觀光旅館創造出更多元化的營收來源與強韌獲利能力。 為深入了解觀光旅館產業發展走勢,未來流通研究所應用多項產業數據分析2024年觀光旅館業營運情勢。除盤點TOP 15觀光旅館業者營運績效外,亦同步計算歷年海外&本土旅客入住觀光旅館人次變化、各地區平均住用率&平均住房價格、平均客房收益(RevPAR)等關鍵指標,做為觀測觀光旅館產業發展之參考基礎。 本篇為會員限定文章,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4【關鍵排行圖解】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餐飲與觀光休閒」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024【商業數據圖解】疫後復甦TOP 10北捷「軌道商圈」關鍵數據解析 2023【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近十年「家庭消費結構變化」六都數據解析 2023【產業地圖圖解】台灣「軌道經濟」百貨與商場產業地圖 2023【關鍵排行圖解】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2022【關鍵排行圖解】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Key Ranking Diagram】Overview of Industry Data on Tourist Hotels in Taiwan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2025/03/27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2025/03/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3/18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Read More »

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關鍵情報: 💡 都會區旅館業再創新高:整體產業增幅回落至2.9%,但晶華、君悅、喜來登、萬豪、漢來等大型都會區業者營收續創新高 💡 風景區旅館業價量齊跌:本土旅客流失+海外旅客復甦緩慢,花蓮、南投、宜蘭風景區住房率&平均房價雙雙下跌 💡 平均客房收益(RevPAR):涵碧樓、北投麗禧、蘭城晶英、太魯閣晶英RevPAR下滑;礁溪老爺、寒舍艾美、雲品酒店穩健增長 2024年台灣觀光旅館產業規模年增2.9%至新台幣612.0億元,與2019年疫情前相較小幅成長2.6%。平均房價、住用率及平均客房收益(RevPAR)三大關鍵營運指標方面,2024年整體觀光旅館平均房價年減2.8%至4,531元,但與2019年疫情前3,756元的平均房價相較大幅增長20.6%,反映出房價持續攀升與精品酒店&豪華飯店在台積極拓展深耕的明確趨勢;住用率年增0.2個百分點至61.0%,重返疫情前約60%-70%的長期水位;RevPAR年減2.4%至2,763元,與2019年疫情前2,528元相較攀升9.3%。 2024年都會區旅館在海外旅客回流、商務活動增溫帶動下持續做為台灣觀光旅館業中成長力道最為強勁的構成版塊。本次調查2024年營業額TOP 15排名中,台北旅館業者即入榜11家,TOP 3持續由台北晶華酒店(營業額年增6.1%至33.7億元)、台北君悅酒店(營業額年增14.4%至33.0億元)以及台北寒舍喜來登飯店(營業額年增10.8%至27.8億元)三大龍頭品牌蟬聯,若加計排名第4的台北萬豪酒店,已形成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的領先集團。本次進榜業者中,包括前述四家以及高雄萬豪、高雄漢來、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台北圓山大飯店、台北漢來、台北寒舍艾美、台北福華、台北美福、新竹喜來登等業者營業額均創下新高。 不過,風景區旅館業者2024年受到出境旅遊復甦及天然災害衝擊等影響,營運成長力道趨於平緩。例如本次調查中唯一一家進榜的風景區業者宜蘭蘭城晶英酒店,2024年營業額與2023年相較衰退11.7%,為TOP 15業者中營收跌幅最為顯著的企業。此外,花蓮縣、宜蘭縣、南投縣觀光旅館整體住用率均低於2023年,花蓮縣更因天然災害致多家旅館被迫停業,住用率年減16.0個百分點至34.4%,創下調查以來新低。風景區旅館平均房價與2023年相較亦全面下跌,減幅介於18.6%至6.3%間。 平均客房收益(RevPAR)方面,2024年仍以涵碧樓、北投麗禧、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蘭城晶英等具有高房價優勢的風景區觀光旅館業者位居前列,不過在住用率及平均房價指標雙雙縮減影響下,本次調查TOP 10進榜業者中,僅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台北寒舍艾美以及礁溪老爺酒店2024年RevPAR高於2023年水準,其他業者均陷入衰退或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台灣大型觀光旅館集團以多品牌、數位化、國際化以及多元營收來源為策略箭頭的布局已逐步取得成效。例如擁有晶華軒、栢麗廳等知名館內餐飲品牌的台北晶華酒店,2024年餐飲營收佔比達63.4%。晶華零售事業亦擁有出色表現,旗下麗晶精品2024年營業額年增逾6%至75億元,創下6年新高,成功為集團建構新成長引擎;此外,晶華自創品牌捷絲旅2023年於日本大阪成立首家海外據點,北投晶泉丰旅、頭城晶泉丰旅、林口晶英薈旅、林口捷絲旅及墾丁捷絲旅亦將於近年陸續加入營運版圖;寒舍集團旗下台北喜來登2024年住房率與平均房價持續增長,餐飲業務則涵蓋獲米其林一星的請客樓餐廳,2024年餐飲營收佔比達55.4%;雲品溫泉酒店母集團雲品國際館外餐飲事業包括頤品大飯店、丼飯屋米崙等品牌、委託經營管理事業涵蓋知名高端宴會平台君品Collection、雲品Collection以及預定於2025下半年營運的杭州雲品酒店。同集團台北君品酒店(本次調查排名第17位)旗下頤宮中餐廳首家海外據點預計2026年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開幕,共同支撐起雲品國際龐大的觀光餐飲事業版圖。 不僅如此,過去以內需市場經營為主的觀光旅館業者,近年陸續著手開拓海外市場。例如敦謙國際集團旗下品牌雀客旅館以及晶華酒店集團旗下捷絲旅均在日本設有據點。雀客國際2025年進一步宣布以蘇比克雀客國際酒店品牌進軍菲律賓高端度假市場,為雀客國際首度以授權管理模式拓展海外市場的里程碑,與晶華集團、雲品酒店同樣採能夠有助於品牌快速擴張、提升市場覆蓋密度與取得規模經濟效益的輕資產擴張模式,為台灣觀光旅館創造出更多元化的營收來源與強韌獲利能力。 為深入了解觀光旅館產業發展走勢,未來流通研究所應用多項產業數據分析2024年觀光旅館業營運情勢。除盤點TOP 15觀光旅館業者營運績效外,亦同步計算歷年海外&本土旅客入住觀光旅館人次變化、各地區平均住用率&平均住房價格、平均客房收益(RevPAR)等關鍵指標,做為觀測觀光旅館產業發展之參考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2025/03/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3/18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1/14 【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物流與交通」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024/12/19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2024台灣跨境電商進口趨勢:進口包裹總量年增13%、扭轉連續三年衰退走勢,進口金額年增12%達65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2024台灣跨境電商出口趨勢:出口包裹總量年減2.6%連續4年衰退,近20年出口包裹價量CAGR均低於2%,成長動能平緩 💡 中日美三邊跨境EC市場:跨境EC進出口規模持續增長,跨境電商平台托管模式成為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推進引擎 根據statista推估,2030年全球B2C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推估將達7.9兆美元,遠高於2021年僅7,850億美元的表現,2022至2030年間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推估達26.2%,反映出蓬勃的市場活力。帶動市場規模大幅擴張的主因包括各國網購人口的持續增長、消費者對於跨境電商服務認知度提高、跨境物流供應鏈效率提升使消費者得以藉由更加廉宜的價格&更快的速度取得海外商品、以及越來越多企業投身跨境電商以獲取全球消費商機等,使跨境電商成為推進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根據DHL發布2024年跨境電商調查報告顯示(針對24國1.2萬名消費者進行調查),高達55%的消費者曾於海外電商平台購物,其中約48%的消費者每月於海外網購平台至少消費1次、16%的消費者為每週甚至更加頻繁的從事海外網購。報告中指出,雖然消費者更經常透過國內電商平台購買,但對於海外商品的需求規模與走勢仍相當明確,約有27%的消費者計劃於未來一年內更加頻繁的進行海外網購、約有47%的消費者表示將維持目前的海外網購頻率。消費來源國方面,中國為全球消費者最常進行海外購物的市場,佔比達57%,美國以37%位居第二。購買商品類別方面,服飾鞋履以57%的佔比遙遙領先,其下依序為3C電子產品(30%)、運動娛樂與休閒用品(26%)、美妝保養品(25%)、家庭用品(18%)、家具家飾(15%)、書籍(15%)、保健品(14%)以及食品飲料(11%)等。消費者選擇海外網購的主因以價格優勢為主,佔比達53%,其下為商品選擇更多(42%)、國內無法取得(40%)以及產品品質更好(32%)等。另一方面,調查消費者未曾從事海外網購的主因,多為擔心詐騙/假貨(49%)以及配送時間較長(48%),其他原因包括需額外負擔關稅(41%)、退貨成本高昂(31%)以及退貨程序複雜(30%)等。 台灣方面,2014至2024年十年期間,進口小型包裹總量自1582萬件翻漲至5847萬件,成長幅度高達269.5%;同期間進口包裹金額自221億元增長至656億元,十年期間成長幅度達196.8%。2024年進口包裹總量在大型電商業者積極布局推進下,較2023年增長13%,成功扭轉自2020年實施進口包裹實名認證與預先委任制度後連續三年進口量下滑的衰退走勢,進口包裹金額同步年增12%至656億元新高,首度突破600億元大關。顯著的價量增長幅度反映出2024年台灣進口跨境電商穩健的消費能量。不過,雖然進口包裹總量與金額均大幅攀升,但進口包裹單價自2014年的1396元降至2024年僅1122元。關務署指出,2024年完稅價格低於2000元免稅門檻的低價包裹約5500萬件,佔整體包裹進口總量比例超過90%,顯示目前台灣進口包裹組成結構以低價小型包裹為主,政府承諾將持續監控低價商品進口情形,並研擬適當措施以防止市場受到不公平競爭影響。 另一方面,不同於進口包裹近十年的強勢增長走勢,同期間台灣出口小型包裹價量規模與增幅均相對較低,間接反映出業者取道跨境電商(包裹直送模式)銷往海外市場的成長力道相對有限。本次調查顯示,2014至2024年十年期間,出口包裹總量自553萬件增至570萬件,增幅僅3.2%(CAGR約0.3%);同期間出口包裹金額自152億元增至178億元,增幅約17.5%(CAGR約1.6%),顯示業者現階段尚未充分掌握全球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的旺盛增長力道。不過主要綜合電商平台中,Pinkoi、誠品線上及博客來仍擁有相對出色的海外流量佔比表現。其中位居首位的Pinkoi 2024Q4海外流量佔比達29.8%,領先優勢顯著,並於2025年推出Pinkoi Direct跨境直送服務,採取由Pinkoi承攬跨境物流配送、負擔國際運費、進口關稅及目的地物流配送的全托管與半托管服務模式,有效帶動直送航線所在地區的跨境訂單量顯著增長。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進行調查分析,並持續追蹤歷年跨境快遞小型包裹進出口件數、總金額,及每件包裹平均單價變化,結合大型綜合電商平台海外流量佔比變化、中美日跨境電商消費額等關鍵指標進行分析,做為掌握產業變化動向的參考基礎。 本篇為會員限定文章,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4【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三分天下、江山重組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2024【產業地圖圖解】2024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地殼變動:電商登頂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電商產業的二次革命:2030台灣「電商產業」板塊變化與市場預測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網路使用行為:「流量紅利」疫後變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與全球主要市場「電商滲透率」趨勢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Key Data Diagram】Analysis of Taiwan’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de Data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2025/03/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2/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2024台灣跨境電商進口趨勢:進口包裹總量年增13%、扭轉連續三年衰退走勢,進口金額年增12%達65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 2024台灣跨境電商出口趨勢:出口包裹總量年減2.6%連續4年衰退,近20年出口包裹價量CAGR均低於2%,成長動能平緩 💡 中日美三邊跨境EC市場:跨境EC進出口規模持續增長,跨境電商平台托管模式成為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推進引擎 根據statista推估,2030年全球B2C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推估將達7.9兆美元,遠高於2021年僅7,850億美元的表現,2022至2030年間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推估達26.2%,反映出蓬勃的市場活力。帶動市場規模大幅擴張的主因包括各國網購人口的持續增長、消費者對於跨境電商服務認知度提高、跨境物流供應鏈效率提升使消費者得以藉由更加廉宜的價格&更快的速度取得海外商品、以及越來越多企業投身跨境電商以獲取全球消費商機等,使跨境電商成為推進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引擎。 此外,根據DHL發布2024年跨境電商調查報告顯示(針對24國1.2萬名消費者進行調查),高達55%的消費者曾於海外電商平台購物,其中約48%的消費者每月於海外網購平台至少消費1次、16%的消費者為每週甚至更加頻繁的從事海外網購。報告中指出,雖然消費者更經常透過國內電商平台購買,但對於海外商品的需求規模與走勢仍相當明確,約有27%的消費者計劃於未來一年內更加頻繁的進行海外網購、約有47%的消費者表示將維持目前的海外網購頻率。消費來源國方面,中國為全球消費者最常進行海外購物的市場,佔比達57%,美國以37%位居第二。購買商品類別方面,服飾鞋履以57%的佔比遙遙領先,其下依序為3C電子產品(30%)、運動娛樂與休閒用品(26%)、美妝保養品(25%)、家庭用品(18%)、家具家飾(15%)、書籍(15%)、保健品(14%)以及食品飲料(11%)等。消費者選擇海外網購的主因以價格優勢為主,佔比達53%,其下為商品選擇更多(42%)、國內無法取得(40%)以及產品品質更好(32%)等。另一方面,調查消費者未曾從事海外網購的主因,多為擔心詐騙/假貨(49%)以及配送時間較長(48%),其他原因包括需額外負擔關稅(41%)、退貨成本高昂(31%)以及退貨程序複雜(30%)等。 台灣方面,2014至2024年十年期間,進口小型包裹總量自1582萬件翻漲至5847萬件,成長幅度高達269.5%;同期間進口包裹金額自221億元增長至656億元,十年期間成長幅度達196.8%。2024年進口包裹總量在大型電商業者積極布局推進下,較2023年增長13%,成功扭轉自2020年實施進口包裹實名認證與預先委任制度後連續三年進口量下滑的衰退走勢,進口包裹金額同步年增12%至656億元新高,首度突破600億元大關。顯著的價量增長幅度反映出2024年台灣進口跨境電商穩健的消費能量。不過,雖然進口包裹總量與金額均大幅攀升,但進口包裹單價自2014年的1396元降至2024年僅1122元。關務署指出,2024年完稅價格低於2000元免稅門檻的低價包裹約5500萬件,佔整體包裹進口總量比例超過90%,顯示目前台灣進口包裹組成結構以低價小型包裹為主,政府承諾將持續監控低價商品進口情形,並研擬適當措施以防止市場受到不公平競爭影響。 另一方面,不同於進口包裹近十年的強勢增長走勢,同期間台灣出口小型包裹價量規模與增幅均相對較低,間接反映出業者取道跨境電商(包裹直送模式)銷往海外市場的成長力道相對有限。本次調查顯示,2014至2024年十年期間,出口包裹總量自553萬件增至570萬件,增幅僅3.2%(CAGR約0.3%);同期間出口包裹金額自152億元增至178億元,增幅約17.5%(CAGR約1.6%),顯示業者現階段尚未充分掌握全球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的旺盛增長力道。不過主要綜合電商平台中,Pinkoi、誠品線上及博客來仍擁有相對出色的海外流量佔比表現。其中位居首位的Pinkoi 2024Q4海外流量佔比達29.8%,領先優勢顯著,並於2025年推出Pinkoi Direct跨境直送服務,採取由Pinkoi承攬跨境物流配送、負擔國際運費、進口關稅及目的地物流配送的全托管與半托管服務模式,有效帶動直送航線所在地區的跨境訂單量顯著增長。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台灣「跨境電商進出口」關鍵數據進行調查分析,並持續追蹤歷年跨境快遞小型包裹進出口件數、總金額,及每件包裹平均單價變化,結合大型綜合電商平台海外流量佔比變化、中美日跨境電商消費額等關鍵指標進行分析,做為掌握產業變化動向的參考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次產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2/25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2025/02/18 【關鍵排行圖解】台灣「2024H2購物季綜合電商流量」解析 2025/02/03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1/14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關鍵情報 💡 2024整體餐飲產業走勢:產業規模年增7.6%回落至長期發展區間,飲料店業成為第二個千億量級次產業別 💡 2024六都餐飲產業變化:桃園市餐飲產業規模增幅位居六都首位,南科生活圈帶動台南團膳、咖啡館、早餐店市場快速成長 💡 2024餐飲業共通性經營困境:食材成本波動劇烈、人力短缺、人員流動率及人事成本過高為業者主要經營挑戰 2004至2024年間台灣餐飲產業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約7.2%,展現穩健成長力道。不過,隨基期持續墊高以及2018年台灣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比例達14%)後,餐飲產業成長幅度逐年下滑。2020年本土新冠疫情爆發致2020及2021年產業成長表現降至0.6%及-1.0%的近20年新低,2022及2023年產業在低基期上迎來連續兩年年增幅超過17%的報復性成長浪潮後,2024年整體餐飲產業規模年增幅回落至7.6%的長期成長區間、營業規模增至新台幣8463億元。 各細項業別中,2024年以便當/自助餐店、團膳承包以及早餐店業成長力道最為強勁,可以看出在歷經疫情期間的營運低谷以及疫後復甦帶來的強勢增長紅利後,整體餐飲產業擴張幅度再度回落至長期成長區間,市場重回理性供需發展也使2024年成為觀察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後(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比例達20%)餐飲產業重新發展與定位的重要時機點。 未來流通研究所歷年固定彙整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並以產業樹狀圖方式呈現,為觀測整體餐飲產業結構與脈絡的絕佳工具。樹狀圖不僅可快速清晰的呈現各次產業別與細項產業別的營收規模、成長率等關鍵數據,藉由各路徑數據間的簡單計算,更能夠進一步得出不同次產業別相對於各層產業結構的精準佔比。 2024整體餐飲產業走勢:產業規模年增7.6%回落至長期發展區間,飲料店業成為第二個千億量級次產業別 ① 快餐&團膳業強勢增長帶動整體餐飲產業擴張,飲料店業規模首破千億大關 2024年台灣餐飲產業規模年增7.6%至8463億元新高,年增幅TOP 3細項業別分別為便當/自助餐、團膳承包以及早餐店業,在整體餐飲產業增長幅度顯著回落的大趨勢下,上述業別與連鎖速食店業2024年營收增幅均高於2023年成長水準,反映出強韌的營運實力與市場基礎。 2024年增幅位居首位的便當店/自助餐店規模年增21.7%、帶動營業額突破新台幣300億元、營業據點數亦首度超過1萬家,反映出平價餐盒商機的快速發酵;團膳承包業受惠於疫情後大量企業恢復供餐與結束遠距上班措施、以及南部科技產業園區規模持續擴大帶動,營業額年增幅達17.0%、排名第2;早餐店業近年在大型連鎖加盟業者陸續IPO、擴大展店與推出較高單價商品策略推動下,營業規模年增11.2%,為年增幅第3高的餐飲細項業別。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飲料店業(包含手搖飲店、冰果店、咖啡館、飲酒店以及茶館等細項業別)營運規模年增5.6%至1048億元,成為繼餐廳業後、第二個規模突破千億等級的餐飲次產業別,反映出台灣餐飲業結構中獨樹一格的「飲料經濟學」。 進一步分析各細項業別可以看到,台灣餐飲產業過去以2大2中業態為核心業別:包括規模逾千億等級一般餐廳&有娛樂節目餐廳業(4277億)與麵店/小吃業(1287億)等2項大型業別;以及連鎖速食店(700億元)與手搖飲店業(568億元)等2項規模逾500億等級的中型業別。不過,近年早餐店與便當店/自助餐店在強勢穩健的增長力道帶動下,2024年營業規模雙雙突破300億元門檻,分別達356億及315億元,成為台灣餐飲產業結構中下一批核心候選業別。 ②2024年整體外食CPI增幅回落但仍維持高檔,火鍋類CPI年增4.2%最高 2024年台灣外食費用物價指數年增3.1%至113.8,雖低於2022及2023年5.7%及4.0%的成長幅度,但高於2024年整體與服務類CPI年增幅。主計處指出,近年外食CPI增幅較顯著,餐飲業成長幅度扣除通膨影響後確實有所縮減,但仍保持微幅成長。主要外食項目中,火鍋類CPI年增4.2%至116.4(2021年平均=100),為2024年CPI增幅最高的外食類別。若與2021基礎年度相較,CPI增長幅度最高的外食類別則為中式早點(2024年=120.4)及西式早點(2024年=119.7)。 2024 六都餐飲產業變化:桃園市餐飲產業規模增幅位居六都首位,南科生活圈帶動台南團膳、咖啡館、早餐店市場快速成長 截至2024年底,六都戶籍人口佔全台人口比例年增0.1個百分點至69.8%。在高度都市化的地理分布特徵影響下,六都合計佔全台餐飲產業比例近20年間均穩定維持於80%左右。佔比結構方面,位居首位的台北市比例自2004年的34.8%降至2024年的29.2%,台中市佔比自11.2%增至13.7%、新北市佔比自9.4%增至11.9%、桃園市佔比自9.0%增至9.6%、高雄市佔比自9.6%降至9.5%、台南市佔比則自5.5%增至6.5%。反映出在人口組成結構、長居戶數、家戶消費金額等外部社會因素影響下所形成的市場消長。 ①台北市:2024年台北市餐飲產業規模年增7.7%至2472億,產業規模在六都中維持顯著領先優勢。主要業別中,一般餐廳、連鎖速食店、麵店小吃店、咖啡館、冰果店、餐食攤販等業別營業額均為六都中最高,尤其咖啡館營業額佔全台比例高達48.4%,使咖啡館業成為台灣單一城市產業規模集中度最高的餐飲業別。 ②桃園市:2024年桃園市餐飲業規模年增12.2%至813億元,為六都中規模擴張幅度最高地區,增長表現顯著高於2004-2024年約7.7%的年化成長幅度(CAGR),反映出在人口移入與年齡組成結構相對年輕化的趨勢帶動下,當地餐飲市場近年擁有較強增長動能。桃園市早餐店與一般餐廳業營業額年增幅已連續兩年位居六都之冠,尤其規模較大的一般餐廳業為2024年六都中唯一年增幅逾雙位數的地區。 ③台南市:2024年台南市餐飲業規模年增7.8%至548億元。受人口結構與總量影響,台南市長期以來均為六都中餐飲市場規模最小的地區,不過,2024年受惠於南科台南園區吸引就業人口移入帶動,團膳承包業規模年增幅達99.9%,成長幅度為六都中最高。園區進駐效應同步帶動2024年台南市早餐店與咖啡館營收同步顯著增長。 2024餐飲業共通性經營困境:食材成本波動劇烈、人力短缺、人員流動率及人事成本過高為業者主要經營挑戰 ①營運挑戰:食材成本波動劇烈及勞動力不足議題持續為2024年餐飲業者最主要共通性困境 根據主管機關調查,2024年反映「食材成本波動劇烈」為主要經營困境的餐飲業者比例達65.6%,雖較2023年縮減7.1個百分點,但仍持續蟬連台灣餐飲業者所面臨最嚴峻的共通性困境。其下依序為人力短缺(61.5%)、人員流動率高(55.6%)以及人事成本過高(51.1%)。進一步與2023年相較可以看到,餐廳業者中,同業競爭激烈、找不到合適地點、消費偏好變化快速為增加幅度最大的經營挑戰;飲料店業者中,則以人力短缺、同業競爭激烈、食材品質不易控管為增加幅度最大的經營挑戰。 人力配置與熟練勞動力為決定餐飲業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的重要關鍵,然而在適齡勞動人口持續縮減的壓力下,2024年指出面臨勞動力匱乏的餐飲業者持續增加,反映出超高齡社會趨勢所導致的勞動力不足危機已成為餐飲產業邁向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課題。同步帶動線上訂位等自動化技術解決方案導入比例持續攀升。根據主管機關調查,2024年導入線上訂位系統的餐廳業者比例達50.5%、導入手機或平板點餐系統業者比例達46.4%、導入線上點餐系統業者比例達43.2%、導入送餐機器人比例達21.6%,均較2023年顯著攀升。 ②發展規畫:加強控管食品安全、研發新型產品、降低原物料成本為餐飲業者重點發展規畫 未來營運發展規畫方面,2024年餐廳業者主要著重於加強控管食品安全(62.9%)、研發新型產品(49.3%)以及降低原材物料成本(43.9%);飲料店業者著重於研發新型產品(61.5%)、降低原材物料成本(47.0%)以及加強控管食品安全(44.4%)。進一步與2023年相較可以看到,餐廳業者中,加強控管食品安全與開創新品牌/新型態門市為增加幅度最大的發展計畫;飲料店業者以研發新產品與開創新品牌/新型態門市為增加幅度最大的發展計畫。顯見在台灣內需消費量體增長有限以及同業高強度競爭的經營環境中,藉由設立新品牌(多品牌經營)與開發新產品等作法,跨足不同消費區隔及擴張市場天花板已成為餐飲業者突破成長瓶頸與擴大營運規模的關鍵策略。 本文為精彩摘要,欲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餐飲與觀光休閒」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024【關鍵排行圖解】2023台灣「連鎖加盟企業」營收排行TOP 60 2024【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餐飲OMO」產業地圖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17-2023台灣「連鎖餐飲企業」營收成長率熱力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海外投資」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Key Data Diagram】Overview of Taiwan’s Food Service Industry Structure 相關文章Relevant Articles …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Read More »

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關鍵情報 💡 2024整體餐飲產業走勢:產業規模年增7.6%回落至長期發展區間,飲料店業成為第二個千億量級次產業別 💡 2024六都餐飲產業變化:桃園市餐飲產業規模增幅位居六都首位,南科生活圈帶動台南團膳、咖啡館、早餐店市場快速成長 💡 2024餐飲業共通性經營困境:食材成本波動劇烈、人力短缺、人員流動率及人事成本過高為業者主要經營挑戰 2004至2024年間台灣餐飲產業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約7.2%,展現穩健成長力道。不過,隨基期持續墊高以及2018年台灣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比例達14%)後,餐飲產業成長幅度逐年下滑。2020年本土新冠疫情爆發致2020及2021年產業成長表現降至0.6%及-1.0%的近20年新低,2022及2023年產業在低基期上迎來連續兩年年增幅超過17%的報復性成長浪潮後,2024年整體餐飲產業規模年增幅回落至7.6%的長期成長區間、營業規模增至新台幣8463億元。 各細項業別中,2024年以便當/自助餐店、團膳承包以及早餐店業成長力道最為強勁,可以看出在歷經疫情期間的營運低谷以及疫後復甦帶來的強勢增長紅利後,整體餐飲產業擴張幅度再度回落至長期成長區間,市場重回理性供需發展也使2024年成為觀察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後(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比例達20%)餐飲產業重新發展與定位的重要時機點。 未來流通研究所歷年固定彙整台灣「餐飲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並以產業樹狀圖方式呈現,為觀測整體餐飲產業結構與脈絡的絕佳工具。樹狀圖不僅可快速清晰的呈現各次產業別與細項產業別的營收規模、成長率等關鍵數據,藉由各路徑數據間的簡單計算,更能夠進一步得出不同次產業別相對於各層產業結構的精準佔比。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相關文章 Relevant Articles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5/02/21 【商業數據圖解】2050台灣「超高齡社會」流通業的未來 2025/01/16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2025/01/14 【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2024/11/20 【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餐飲與觀光休閒」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024/09/24 【關鍵排行圖解】2023台灣「連鎖加盟企業」營收排行TOP 60 2024/09/18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