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台灣餐飲&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關鍵情報:
💡 第一象限:便當&自助餐、美甲美睫、自助洗衣、健身中心強勁成長,中短期成長幅度皆優於整體平均
💡 第二象限:團膳供應、美容美體、早餐店、麵店&小吃店中期成長溫和,疫情後增添加速成長動能
💡 第三象限:一般餐廳、美髮髮廊、觀光旅館、遊樂園增長有限;茶館、酒吧、網咖、傳統洗衣、KTV陷入衰退
💡 第四象限:吃到飽餐廳、連鎖速食店、手搖飲&冰果店、咖啡館中期成長優異,但疫情後成長幅度回落
餐飲&觀光娛樂業中短期成長數據緊扣社會消費景氣,反映出非商品銷售的消費市場景氣波動。2024年疫情對終端消費市場影響明顯轉趨淡化,多數餐飲&觀光娛樂業別恢復至由長期供需曲線變動主導的產業發展路徑,也使2024年成為重新觀察高齡社會下台灣消費性產業長期趨勢的關鍵時點。
為避開疫情所導致的數據波動影響,未來流通研究所以疫情前5年中期變化數據(2014-2019年)與2024年疫情影響淡化後的短期變化數據(2024單年度變化率)做為評估指標,藉由雙軸分析呈現各業別在未受疫情影響前以及疫情後的產業成長定位。此外,由於餐飲產業長期以來均為內需消費晴雨指標,產業榮枯緊扣經濟週期與民間消費動能,因此本次調查以整體餐飲業平均數值做為象限原點,藉以衡量在非商品銷售市場中各業別的相對變化,提供做為2025年產業趨勢回顧與展望之評估基礎。
第一象限:便當&自助餐、美甲美睫、自助洗衣、健身中心強勁成長,中短期成長幅度皆優於整體平均
位於第一象限的便當&自助餐、美甲美睫、自助洗衣、健身中心等業別於疫情前已展現優於整體餐飲業水準的擴張動能與收益增長表現,且在穿越疫情影響週期後仍能夠維持(或再度展現)高於產業均值的亮眼成長幅度,顯示上述業別在受眾規模持續擴張帶動下,不僅市場發展空間與產業營運基礎穩固,也展現出強韌的景氣抵禦能力,整體發展潛力與前景相對樂觀,是台灣非商品銷售的內需消費市場中,最具備Alpha(α)成長特質的代表性產業別。
不過,雖然同樣位於第一象限,但各業別中短期成長走勢仍存在差異。其中便當/自助餐業為本次調查短期成長幅度最高的業別,亦為唯一進入第一象限的餐飲業別,反映出便當/自助餐業近年持續高於餐飲業整體水準的優異增長力道。此外,便當/自助餐業亦為4項第一象限業別中,唯一短期增幅高於中期成長表現的產業型態,反映出疫情後加速成長擴張的終端市場景氣與高度產業韌性。2024年全台便當/自助餐業營業家數首度突破1萬家門檻,較2019年大增38.0%,且除梁社漢、悟饕、池上等少數知名品牌外,台灣便當/自助餐產業目前仍呈現高度分散的競爭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除便當/自助餐專賣業者外,大型零售通路及軌道運輸機構亦在綿密的店鋪網絡與自有鮮食工廠的優勢基礎上、大舉跨界搶進「餐盒商機」。例如7-ELEVEN除透過門市銷售多樣化便當餐盒商品外、亦於部分地區鋪設銷售現做熱便當的智FUN機機台,而超市龍頭全聯實業則於全台約647家門市販售自有品牌美味堂熱便當。此外,全家便利商店鮮食便當販售額在健康餐盒穩健增長帶動下,已連續兩年成長逾20%。全家指出,2025年將鎖定壯世代族群需求,透過自有鮮食廠產製多樣化聯名及自有品牌餐盒,除持續強化近年銷售表現亮眼的高蛋白系列健康餐盒外,亦規劃推出有助於提高蔬食纖維含量的鮮食應援策略,以便當鮮食做為型塑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關鍵;軌道運輸方面,2024年台鐵便當銷售總量約達920萬個,推估營業額將超過2019年疫情前7.48億元的高點,台鐵並規劃於台北車站籌建中央廚房,預定2026年5月啟用後每日便當產製量可再增加5000個。委託高雄空廚製作的台灣高鐵便當,日均銷售量約4000份。由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做為庶民飲食主體的便當/自助餐市場在受眾規模擴大、單位價格提升、剛性消費需求穩定等優勢特徵帶動下呈現加速增長,不僅為支撐整體餐飲產業規模持續擴張的重要基礎,亦吸引大型零售集團跨足搶進,以餐盒中食(購買後返家食用)、熟食經濟做為推進營收增長的重要箭頭。
第二象限:團膳供應、美容美體、早餐店、麵店&小吃店中期成長溫和,疫情後增添加速成長動能
第二象限中,團膳供應、美容美體店、早餐店、麵店&小吃店等業別近年維持穩健溫和成長,疫情前規模成長幅度雖略低於整體餐飲業水準,但疫情後產業規模增速顯著提升,反映出上述業別於疫情後在各項發展際遇影響下獲得加速成長動能。
團膳供應業為位於第二象限的業別中、2024年短期成長率最高的產業型態,在台南市團膳業規模翻漲99.1%的帶動下,整體團膳產業2024年營業額年增17.9%,於全調查業別中位居第3。推估主要係受惠於近年台灣荏原、聯詠科技、緯創資通、群聯電子、AMD、美光、東京威力等大廠投資進駐台南科技園區帶動企業供餐膳食需求提升所致;早餐店、麵店/小吃店同屬快餐業領域,本次調查短中期成長表現均十分穩健。其中早餐店業規模2014-2019年間年化成長率約3.3%,2024年短期成長表現翻漲至10.5%。除受惠於消費量體增長外,在麥味登、Q Burger等現代化大型連鎖早餐店品牌的推動下,販售多元品項、全時營業的複合式新型態早餐店營業據點規模與市場滲透率均快速提升,帶動商品販售價格攀升,開闢出不同於過往傳統早餐店的市場區隔。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台灣早餐市場CPI自2022年後大幅攀升,2024年中西式早點CPI分別年增3.43%及3.27%至120.39及119.69(2021年=100),在各項外食類別中增幅位居前列。
美容美體業方面,2014-2019年間年化成長率約2.4%,2024年短期增長率攀升至13.6%,企業家數突破9000家,較2019年增長22.3%,反映出產業於疫情後加速成長的明確變化。2023年後做臉、塑身等理容服務費用價格CPI指數陡升,扭轉多年來平緩疲弱的走勢,2023及2024年分別年增3.09%及7.24%,2024年理容服務費用CPI指數達112.19,顯示高價美容美體服務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查中,美甲/美睫/美容/美體/美髮等「五美產業」短中期營業規模均為正向成長,反映出蘊含療癒商機與女性消費力的美業市場疫情後迎來產業加速成長的關鍵契機。
第三象限:一般餐廳、美髮髮廊、觀光旅館、遊樂園增長有限;茶館、酒吧、網咖、傳統洗衣、KTV陷入衰退
第三象限業別涵蓋「有限的穩定增長」以及「陷入中期衰退趨勢」兩種產業型態。其中一般餐廳業與美髮髮廊業成長定位均十分貼近整體餐飲業水準,疫情前後年化成長率維持於3.7%-6.3%間的穩定增長水準,充分展現出民生餐食與生活服務業別的剛性需求特徵。觀光旅館與遊樂園業疫情前年化成長幅度均低於1%,不過2024年在旅遊市場持續復甦帶動下,短期成長率回升至3.5%及1.3%。另一方面,部分業別受民眾生活與消費型態轉變影響,產業規模面臨持續性衰退挑戰,短中期變化幅度均為負值,例如茶館、有娛樂節目餐廳、網咖、酒精飲料店等,突顯出上述業別正面臨需轉型應對新消費型態的營運挑戰。
做為餐飲產業最大營收板塊,一般餐廳業2014-2019年間年化成長率約6.3%, 2024年在宴客聚會等內用型態市場復甦及外食價格指數攀升帶動下,一般餐廳業短期成長率在高基數上續增5.8%。不過,2024年受到人事費用、食材採購、房租電價等營運成本大幅攀升影響,壓縮餐廳業者盈利空間同時提高產業競爭強度,致部份中小型業者陸續退出市場,推估2024年餐廳企業家數年增幅降至約1.0%,創下2013年餐廳業統計起始以來新低。惟具備較強成本&供應鏈管控、產品創新、顧客忠誠度與海外擴張等能力與規模經濟優勢的大型連鎖集團仍持續展現優勢,2024年後陸續進入資本市場並積極擴張事業版圖。
第四象限:吃到飽餐廳、連鎖速食店、手搖飲&冰果店、咖啡館中期成長優異,但疫情後成長幅度回落
第四象限業別以餐飲業為主,包括吃到飽餐廳、連鎖速食店、手搖飲&冰果店、咖啡館、外燴辦桌等業別,2014-2019年在已具規模的消費量體上展現亮眼中期成長幅度。雖然2024年短期產業規模增幅在高基數上出現回落放緩,但仍維持明確的擴張走勢,吸引業者持續投入。
手搖飲&冰果店為第四象限中、中期增幅指標表現最為優異的業別。2014-2019年間年化成長率達16.6%,2019年手搖飲&冰果店業佔整體餐飲業比例達9.6%,反映出台灣餐飲市場獨樹一格的手搖飲文化,並孕育出橫跨全台及深耕地方區域的各式品牌與龐大的連鎖加盟體系,成為餐飲產業相當重要的組成板塊。2024年疫情後產業短期增幅在高基數上回落至約5.6%,手搖飲&冰果店佔整體餐飲業比例同步降至8.9%,形成多家業者積極出海擴張增量市場或跨界併購拉高市場佔有率的競爭背景。
咖啡館方面,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估算,2024年全台現煮咖啡市場規模有機會達新台幣1,088.5億元,年增6.1%,站穩千億市場規模。本次調查中,咖啡館短中期產業規模分別成長5.6%及8.1%,在咖啡飲料化的市場趨勢帶動下,受眾量體與飲用頻率均顯著提升,2024年全台咖啡館家數年增幅達6.3%、總數突破4800家,為拓點腳步最快的飲料店業別。
本文為精彩摘要,欲下載完整圖解情報與詳細數據請前往圖解情報庫
關聯資料(點擊前往):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餐飲與觀光休閒」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2024【關鍵排行圖解】2023台灣「連鎖加盟企業」營收排行TOP 60
2024【商業數據圖解】2017-2023台灣「連鎖餐飲企業」營收成長率熱力圖
2024【商業數據圖解】台灣流通產業「海外投資」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2024【關鍵排行圖解】2023台灣「連鎖加盟產業TOP 60」門店數排行與六都集中度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Key Data Diagram】Review & Outlook on Trends in Taiwan’s Food Service, Tourism,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