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產業

2021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3個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新情報news! 💡 零售業商品結構疫情下劇變:食品類佔比重回第一、3C&家電商品佔電商通路銷售比例達47.3% 💡 TOP3銷售商品類別差異顯著:超商&藥妝業銷售商品CR3逾86%、超市&量販業食品類佔比大幅增加 💡 核心商品結構持續轉變:百貨業餐飲化、藥妝業食品化、超市&量販業一站式購足化 「銷售商品結構」為零售通路最核心的DNA組成要素,主要銷售品項不僅形塑出零售通路的多元服務特徵及消費者購物渠道偏好,同時也是構成零售業各次產業間最關鍵的營運差異與產業界線判別基礎。 2021年台灣首度實施三級警戒措施,零售各次產業面臨強烈衝擊,不僅核心銷售品類結構展現劇烈變化,也成為觀測零售產業於非常態性消費情境下商品銷售比例變化的絕佳時點。例如疫情下民眾以自煮料理取代外出用餐以及大量囤購食品類的消費趨勢,拉高2021年食品類銷售佔比,超越汽機車&零件類,重新奪回整體零售業銷售佔比冠軍。其中食品銷售佔比逾50%的超市與量販通路,成為疫情下獲益最顯著的實體零售通路;而受惠於遠距辦公與線上教學風潮,三級警戒期間3C及家電類商品短期需求爆發,則帶動電商通路3C&家電類商品銷售佔比增至47.3%;此外,在消費模式轉變的推進下,不少零售通路核心商品結構亦同步變化,例如餐飲服務已成為百貨業銷售佔比第2高的類別,超市&量販業則朝向家電、家具雜貨、美妝、藥品等一站式購足的方向發展。 進一步觀察各零售次產業別前3大品類佔整體商品銷售結構比例可以發現,各通路間差異十分顯著。其中銷售品類集中度最高的便利商店&藥妝藥局通路,2021年前3大銷售商品合計佔比(TOP3

疫後世代:2019-2021全球「電商滲透率」疫情前後比較

3個「2019-2021 全球電商滲透率」新情報news! ? 疫情下各國電商滲透率顯著提高:英國超越南韓成為全球之冠、美國及中國微幅回落 ? 大型電商領導企業規模快速擴張:全球9大電商成長78.1%、台灣6大電商成長43.8% ? 2030台灣電商滲透率成長推估:2030年滲透率有機會達20.1%,新增NTD 5,100億網路零售額 全球實體零售產業於2019-2021年疫情期間遭受嚴峻打擊,不少零售業者在疫情下大舉強化網路銷售布局,加上多國政府將電子商務視為零售產業疫後轉型方案與新型態貿易基礎設施,紛紛提出各項輔導方案及消費振興措施,推動電商滲透率顯著提高。根據各國主管機關統計,2021年英國、南韓、中國大陸等領先市場電商滲透率均已站穩20%以上。疫情下高漲的需求預期及資本市場關注,不僅有助於電商關聯新創企業獲取資源進行快速擴張,大型領導企業亦同步取得亮眼營收成長表現:統計全球9家代表性電商企業營收,2021年合計營業規模約8,688億美元,與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相較,漲幅高達78.1%。

2021中日台「B2C與C2C電商20企業」經營數據排行

3個2021中日台「B2C & C2C電商20企業」經營數據排行新情報news! ? 中港電商產業:京東、阿里巴巴、蘇寧易購獲利指標惡化,拚多多首年轉虧為盈 ? 日本電商產業:mercari營收成長率居冠,ZOZO & MonotaRO獲利強勁 ?

2018-2021台灣「生活產業指數」疫情前後比較

3個「2018-2021台灣生活產業指數」新情報news! ? 2018-2021台灣生活產業指數:不動產關聯產業疫情中創下歷史新高、疫情受災服務業尚未回暖 ? 北台灣生活產業指數:新北不動產一手市場漲幅249.1%位居全台第1、桃園個人健身產業指數增幅為6都之冠 ? 中南部生活產業指數:台中超市單店銷售額領先全台、高雄為6都唯一夜生活產業成長地區 生活產業發展緊扣商業消費景氣,為支撐民眾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礎,惟其涵蓋業別豐富多元,難以單一產業類別做為代表。為呈現台灣消費者食衣住行等各型態產業趨勢,未來流通研究所與各關聯領域專家合作,彙整具各產業類型代表性與特色意涵之數據,提出10項生活關聯產業指數,並預計持續擴充分析覆蓋範疇,以呈現台灣整體與各區域生活產業發展風貌。 本次生活產業指數以2018至2021年為調查期間,以全面觀測台灣疫情前後產業動向與市場變化:調查結果顯示,不動產關聯產業於疫情期間仍維持強勢增長,不動產一手&二手市場指數於6都均拿下成長幅度冠軍。尤其新北市近年受惠於多項大型造鎮級建案及相對廉宜的房價優勢,使當地成為首購族購屋熱區,2018至2021年不動產一手市場漲幅位居全台第1。 各項生活關聯業態中,停車場數量、超市單店銷售額、寵物關聯產業、個人健身產業指數均展現長期穩健上揚走勢,反映出在台灣高度城鎮化(2021年6都人口佔比達69.4%)的推進下,逐步成熟的都會區生活商圈以及民眾生活風格的轉變,為特定支援設施與服務型態構成穩定成長的發展基礎。另一方面,調查結果亦顯示,夜生活產業、外食綜合產業、以及美麗經濟產業(美容美髮、美體按摩等)遭受疫情嚴峻衝擊的明確走勢。而不同城市間各項關聯指數的變化,也反映出地理區域間多元歧異的生活風貌。

台灣「零售業數位行銷工具」產業地圖

3個台灣「零售業數位行銷工具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指標型企業積極採用:大型零售集團領軍,數位行銷解決方案應用邁向普及化 ? 資訊、社群、電信巨擘強勢跨足:策略結盟、資本合作、自主發展,MarTech成為大型集團轉型突破口 ? 新創業者戰果豐碩:獲資本市場支持並積極推展海外業務,新興技術應用百花齊放 根據We are social

2013-2022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細項商品變化TOP60

4個2013-2022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細項商品變化TOP60新情報news! ? 生鮮食材 & 加工食品:全球原物料價格飆漲,2022/06「食材食品」短期CPI漲幅居冠 ? 外食餐飲 & 調理食品:各式外食餐飲短期成本轉嫁幅度有限,但長期價格持續攀升 ?

2019-2022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解析

3個「2021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數據」新情報news! ? 2022Q2實體零售業迎來消費復甦浪潮,台灣電商滲透率仍穩定增長至11.7% ? 2022Q2書籍育樂用品、3C家電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首度下滑,藥妝藥局、生活用品、服飾專賣線上購買力道持續增強 ? 2021英國電商滲透率翻漲至28%與南韓並列首位,中、美電商滲透率微幅下滑 2021年台灣商品零售業(整體零售業扣除燃料零售額)銷售總額年增2.5%至新台幣3.74兆元,不僅金額再度寫下新高,年成長幅度亦為2015年後次高。以線上/線下通路別區分則可以發現,2021年各實體零售業別合計網路銷售額年增36.4%至新台幣1,218.8億元,佔整體商品零售業比例自2.5%提升至3.3%,雖然佔比有限,但由於母體為規模龐大的商品零售市場,每1個百分點的成長即意味著逾300億元實體零售銷售額轉向線上通路,為業者進行策略規畫的重要參考依據。 不過,隨疫情管制措施放寬及銷售規模逐年拉高,線上通路銷售成長幅度逐步放緩。2022H1實體零售通路網路銷售額增長幅度低於2021年同期外,書籍育樂用品&3C家電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更出現2020年發布統計數據後首度衰退。相對於此,多數零售通路實體場域則迎來顯著消費復甦浪潮。 網路銷售滲透率被各國實體零售與電商企業視為關鍵趨勢數據,每一個百分點的細微波動背後都牽動著數百億元的銷售商機及資源調配。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計算台灣實體零售業各業別網路銷售額變化、整體零售業與各實體零售業別網路銷售滲透率,同時比較2019-2021主要國家零售電商滲透率,提出3項重點情報分析,做為觀測零售業網路銷售走勢之參考基礎。

2021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台灣2021「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 零售龍頭影響力持續提升:百貨、超商、量販、超市前2大企業市佔率達35%-77% ? 電商產業邁入高集中化階段:momo & 蝦皮購物近2年市佔率及線上流量大幅攀升 ? 併購大戰重塑產業風貌:統一集團描繪台灣OMO生活全通路藍圖 「市佔率」在零售&電商產業研究與投資評價領域中,是能夠決定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擁有市佔優勢的零售企業得以享有較高現金流量與規模經濟的相對優勢,在行銷折讓、採購議價、營運成本等方面均有更高機會壓制競爭對手。

台灣「觀光復甦」產業地圖

3個台灣「觀光復甦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2022歐美旅遊復甦動能轉強:國際旅客規模將恢復至2019年的55%-70% ? 2022單月來台人次創下新高:旅行、住宿、航空業領軍,觀光關聯企業搶佔解封後商機 ? 觀光經濟貢獻指標差異顯著:國旅經濟效益有限,海外遊客仍為旅遊產業關鍵支柱 隨疫苗覆蓋率提升與重症率降低,截至2022年6月初,全球已有45個國家或地區全面取消防疫管制措施,各國邊境管控標準亦逐步放寬,帶動旅客數量顯著增加,重要觀光景點人潮亦逐步湧現,全球觀光產業首度迎來復甦曙光。 UNWTO發布數據顯示,2022Q1國際遊客總數對比2021年同期顯著增長182%,顯示全球旅運復甦動能正逐步增強。台灣方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亦持續放寬入境檢疫限制,2022上半年桃機累計客運量已突破73.4萬人,年增幅達60.8%,推動各家航空公司積極擴增航班與購置新機進行因應,旅行社與飯店業者亦針對解封後復甦商機進行多元布局,包括重啟人力擴編計畫、針對疫情旅遊特性推出多元產品、建置線上作業平台等。 未來流通研究所以2019年疫情爆發前「各產業觀光關聯收入比重」為基礎,爬取旅行、住宿、客運、租車、餐飲、娛樂與零售等關聯業別企業資訊,並比較代表性業者疫情前後營收規模,結合全球熱門旅遊地旅客復甦走勢、各月來台人數等關鍵數據,繪製「台灣觀光復甦」產業地圖,做為觀測解封後各項旅遊關聯產業走向的重要基礎。

台灣「連鎖型產業」地區規模比較

3個「台灣連鎖型產業地區規模」新情報news! ? 零售產業:「美妝藥局&服飾專賣」高度集中於北台灣市場 ? 餐飲產業:「咖啡館&連鎖速食」台北市佔比遙遙領先;「早餐店&手搖飲」新北市及台中市居首 ? 生活產業:「美麗經濟」台北市奪冠;「健身中心」台中市首度掄元 連鎖經營型態為台灣零售、餐飲、生活等諸多服務業別最主要的商業模式,不僅推動各類服務業別朝向標準化與連鎖化發展,更成為台灣連鎖加盟品牌中,最為多元化且備受加盟主青睞的領域。連鎖型產業地域分布結構變化,反映出內需服務各業於不同城市的發展差異及多元的在地消費偏好,同時也是連鎖企業展店拓點與資源配置的重要參考指標。 2021年主要連鎖產業中,多項業別營運結構高度集中於北北桃組成的北台灣市場,包括零售業中的美妝藥局、服飾專賣、超級市場,以及餐飲業中的咖啡館、連鎖速食、餐館餐廳等,北北桃營業規模佔全台總額比例高達64.5%至56.5%。顯示在高單價及高頻率的消費特性推進下,北台灣市場於上述連鎖型態產業中所具備的獨特戰略地位。另一方面,部分連鎖業別則展現出迥然不同的區域營收結構。例如手搖飲業營收規模分布多年來均集中於中南部地區,2021年佔比最高的地區分別為台中、高雄及台南市,同時也是手搖飲門店數最多的3個城市,門店家數均逾3,000家。 未來流通研究所固定彙整台灣「連鎖型產業」的主要城市營業規模佔比,納入觀測業別包括零售產業的美妝藥局、服飾專賣、超級市場、便利商店、量販賣場;餐飲產業的咖啡館、連鎖速食、餐館餐廳、早餐店、手搖飲;生活產業的KTV、美體按摩、美髮理髮、洗衣店(包含自助洗衣)、健身中心等,藉以分析觀察以連鎖經營型態為主的產業別地域性發展趨勢變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