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

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關鍵情報: 💡 都會區旅館業再創新高:整體產業增幅回落至2.9%,但晶華、君悅、喜來登、萬豪、漢來等大型都會區業者營收續創新高 💡 風景區旅館業價量齊跌:本土旅客流失+海外旅客復甦緩慢,花蓮、南投、宜蘭風景區住房率&平均房價雙雙下跌 💡 平均客房收益(RevPAR):涵碧樓、北投麗禧、蘭城晶英、太魯閣晶英RevPAR下滑;礁溪老爺、寒舍艾美、雲品酒店穩健增長 2024年台灣觀光旅館產業規模年增2.9%至新台幣612.0億元,與2019年疫情前相較小幅成長2.6%。平均房價、住用率及平均客房收益(RevPAR)三大關鍵營運指標方面,2024年整體觀光旅館平均房價年減2.8%至4,531元,但與2019年疫情前3,756元的平均房價相較大幅增長20.6%,反映出房價持續攀升與精品酒店&豪華飯店在台積極拓展深耕的明確趨勢;住用率年增0.2個百分點至61.0%,重返疫情前約60%-70%的長期水位;RevPAR年減2.4%至2,763元,與2019年疫情前2,528元相較攀升9.3%。 2024年都會區旅館在海外旅客回流、商務活動增溫帶動下持續做為台灣觀光旅館業中成長力道最為強勁的構成版塊。本次調查2024年營業額TOP 15排名中,台北旅館業者即入榜11家,TOP

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流通產業外資來台近十年關鍵數據」關鍵情報: 💡批發零售&運輸倉儲業:2022年批發零售業外資投資額創歷史新高,美國為2024年零售&物流產業最大投資來源國 💡住宿餐飲&不動產業:2019年住宿餐飲業外資投資額創歷史新高,疫情後住宿餐飲&不動產業海外投資金額&件數陷入衰退 💡外資關鍵動向:外資增強對台批發零售業投資比例達34.5%,高於服務業均值7.8%,2024陸資流通服務業投資佔比降至1.5% 國際資本流動為全球化經濟系統運作的重要特徵,外資挹注帶來的資本累積有助於提升資本存量並帶動生產力與總體經濟成長,並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有利位置。因此,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金額長期以來均為評估國家經濟競爭力、產業景氣與市場穩定性的重要指標。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受到近期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運作以及各國政治局勢等外部因素影響,全球FDI走勢正處於關鍵轉折點。2024年全球FDI總額年減8%,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與持續的不確定性。做為開發中地區FDI最大接受區域的亞洲,2024年流入資金總額年減7%,其中中國FDI驟降29%,與2022年高峰期相較縮減差距達40%;印度與東南亞國家FDI則逆勢擴增,分別年增13%及2%。UNCTAD指出,受惠於融資環境改善及企業併購活動回溫,預估2025年全球FDI將呈現溫和成長。 觀察台灣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等主要流通服務業別、以及與商業景氣高度關聯的不動產業外資來台數據可以看到,批發零售業為台灣流通服務業中最大外資投入標的與海外企業尋求增長機會的重要領域,近10年每年均吸引超過7億美元外資挹注。2024年吸引僑外投資挹注總額達8.5億美元,其中美國為最大投資來源國,佔整體批發零售業僑外投資總額比例近40%,加勒比海英國屬地、新加坡、香港與日本分居第2至5位。近年較具代表性外資對台批發零售業投資案例包括新加坡商蝦皮購物2021年推出「蝦皮店到店」自有門市,截至2024下半年全台門市數量已超過1600家;美商COUPANG增資台灣酷澎經營電子商務服務並自行管理倉儲,2023-2024年間合計投資新台幣106.3億元;擁有UNIQLO、GU等品牌的迅銷集團、以及宜得利家居等日系知名零售集團亦持續擴大在台展店。

台灣「餐飲與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與展望

4個「台灣餐飲&觀光娛樂業中短期趨勢回顧展望」關鍵情報: 💡 第一象限:便當&自助餐、美甲美睫、自助洗衣、健身中心強勁成長,中短期成長幅度皆優於整體平均 💡 第二象限:團膳供應、美容美體、早餐店、麵店&小吃店中期成長溫和,疫情後增添加速成長動能 💡 第三象限:一般餐廳、美髮髮廊、觀光旅館、遊樂園增長有限;茶館、酒吧、網咖、傳統洗衣、KTV陷入衰退 💡 第四象限:吃到飽餐廳、連鎖速食店、手搖飲&冰果店、咖啡館中期成長優異,但疫情後成長幅度回落 餐飲&觀光娛樂業中短期成長數據緊扣社會消費景氣,反映出非商品銷售的消費市場景氣波動。2024年疫情對終端消費市場影響明顯轉趨淡化,多數餐飲&觀光娛樂業別恢復至由長期供需曲線變動主導的產業發展路徑,也使2024年成為重新觀察高齡社會下台灣消費性產業長期趨勢的關鍵時點。

2023台灣「物流與交通」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2023 台灣物流&交通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陸上運輸&倉儲:大型宅配業者策略性轉進利基服務、永聯物流開發穩居倉儲市佔冠軍、日本三井物產收購台灣夏暉物流 💡海空運輸&報關:運價下跌致海運&報關業規模重挫;跨境旅運量大增帶動航空業強勢復甦、星宇/虎航等新進業者表現亮眼 💡大眾交通運輸:高鐵市佔穩定擴張、台鐵市佔首度跌破30%;公車&計程車業市佔結構穩定、出行領域吸引大型車商跨足競爭 物流&交通產業歷經2020-2022年疫情期間供需變動衝擊形成的劇烈波動後,2023年各次產業領域迎來趨勢相異的復甦回溫及高峰回落。比較2022及2023年各次產業別市佔率結構與變動,有助於深入了解個別企業經營表現及整體產業趨勢,同時也能夠做為判斷各業別是否已走出疫情影響、重回中長期發展脈絡的參考基礎。 物流服務領域中,2023年台灣快遞宅配&外送平台及綜合物流業規模在疫情期間形成的較高基數上出現小幅下滑。快遞宅配&外送平台業中,主要宅配業者市佔表現與2022年相較普遍衰退,間接反映出業者近年營運重心自市佔率擴張轉向深耕低溫、醫藥、電商等利基型服務的策略方向;綜合物流業中,全台物流、新竹物流、夏暉物流、嘉里大榮等TOP 4業者維持穩定市佔領先優勢,2024年日本三井物產宣布自美國夏暉集團手中收購日本及台灣夏暉全數持股,全面承接夏暉在日本及台灣市場中的供應鏈業務,並計劃透過聯合採購等方式提升台灣夏暉營運效益;倉儲業別中,做為台灣首批大規模提供自動化及機器人解決方案的物流地產開發商之一,永聯物流開發穩居台灣倉儲產業市佔冠軍。截至2024H1,永聯物流已投入約新台幣500億元興建智慧倉儲設施,目前旗下擁有15座現代化倉儲,並預計於5年內上市進入資本市場;海洋水運及承攬報關業受船舶運量供給增加及全球海空運價下跌等因素影響,2023年市場景氣相較疫情期間明顯回落,為本次調查中跌幅最深的次產業別。陽明、長榮、萬海、中菲行、台驊等主要業者2023年營收表現與2022年相較均出現顯著衰退。不過,2024年後跨境運輸市場景氣再度回穩,支撐業者營業額強勢復甦走揚。 客運交通領域中,受惠於跨境旅運量回升,2023年航空運輸業為本次調查中產業規模成長幅度最高的業別。主要業者中,長榮航空與中華航空持續穩居市佔TOP 2外,新進業者星宇航空及台灣虎航分別以精品航空及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獨特市場定位取得亮眼市佔成長表現;公車客運&計程車以及軌道運輸業因發展較為成熟,業者市佔率組成結構相對穩定。軌道運輸業中,台灣高鐵、台鐵、高雄捷運2023年營業額均已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準。此外,受到用車型態持續轉變影響,近年台灣出行市場迎來蓬勃發展,計程車業中除龍頭業者台灣大車隊持續深耕拓展外,和泰、裕隆等大型車商集團亦陸續跨足競爭。例如2020年和泰集團推出yoxi乘車派遣服務,正式自汽車銷售&保修領域進軍計程車派遣服務。2024年和泰集團宣布與Uber展開結盟,以擴大yoxi服務範圍與車隊規模;裕隆集團旗下裕融於2023年宣布以新台幣9.5億元收購觔斗雲聯網科技50.7%股權成為最大股東,與LINE攜手推出LINE

台灣網路使用行為:「流量紅利」疫後變化

3個「台灣網路使用行為:流量紅利疫後變化」新情報news! 💡台灣網路使用率漸趨飽和:2023年行動上網人口比例達81.8%增長趨緩,社群媒體滲透率80.2%領先東亞地區平均水準 💡流量紅利收縮於特定平台:TikTok&YT使用時間長、LINE使用率遙遙領先;旅遊交通/線上健身/租車叫車/數位影音增長亮眼 💡疫情後數位商流變化動向:資訊觸及點多元化,SNS廣告/品牌網站/評測網站/前置廣告/KOL/個性化推薦,消費者使用率攀升 受到台灣網路流量紅利由增量市場轉進存量市場階段的影響,整體市場成長幅度相對有限,難以再現雨露均霑、遍地開花的市場榮景,但特定網路平台、各式新興數位應用以及數位行銷瞄準使用頻率及使用時長增長的契機,做為在既有人口規模中爭奪消費者網路使用市佔率的重點戰場。例如TikTok及YouTube兩大社群影音平台每月使用時長指標表現優異、做為國民通訊軟體的LINE則在平台使用率、互動率及好感度方面展現顯著優勢;新興數位應用中,旅遊交通、線上健身、租車叫車、數位影音等領域線上銷售額年增幅表現亮眼;數位行銷方面,則可以看到SNS廣告/品牌網站/評測網站/前置廣告/KOL/個性化推薦等管道的消費者使用率明顯提升,成為企業於疫情後競逐流量紅利的關注焦點。 未來流通研究所綜整分析台灣網路使用行為關鍵數據,針對網路使用率飽和程度&跨國比較、社群媒體平台使用數據、新興數位應用市場規模增長趨勢、以及數位行銷觸及點&線上購物主要驅動力等關鍵指標進行分析,並以數據儀表板進行邏輯呈現,做為觀測台灣「流量紅利」疫情後變化風貌的研判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Login

2023台灣「餐飲與觀光休閒」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台灣2023「餐飲&觀光休閒」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大型餐飲集團市佔攀升:空廚雙雄、亞洲藏壽司、築間、饗賓、王品市佔顯著增長;星巴克獨佔咖啡館業市佔鰲頭 💡旅遊產業市佔變化兩極:跨境旅遊復甦帶動都會區觀光旅館&大型旅行社市佔強漲;國旅降溫致風景區旅館市佔下滑 💡電影院&KTV、健身房業強勢復甦:享溫馨預計2024Q4興櫃;健身雙雄世界健身&柏文健康合計市佔率超過80% 2023年台灣餐飲&觀光產業在疫情後消費強勢復甦帶動下,項下各次產業別規模普遍增長,本次調查結果反映出多項顯著產業趨勢變化。餐飲業方面:餐廳&吃到飽業產業集中度持續偏低,2023年市佔率超過1%的業者合計6家;快餐速食&早餐店業中,3大連鎖速食業者麥當勞、必勝客、肯德基合計拿下逾30%市佔率,亞洲藏壽司市佔率較2022年增長0.8個百分點,為市佔擴張幅度最顯著的快餐速食企業;空廚業者在跨境航線全面復甦帶動下營收顯著回升,長榮與華膳空廚2023年市佔率年增幅度超過雙位數,為本次調查所有企業中單年度市佔擴張幅度最高的業者。 觀光休閒業方面:長達2年的旅遊出團禁令正式結束帶動產業規模強勁增長,主營出境旅遊服務的大型綜合旅行社業者營運表現亮眼。位居市佔排名首位的雄獅旅遊市佔率攀升6.0個百分點,為本次調查中市佔率攀升幅度最顯著的旅行社業者;2023年台灣民眾參與運動人口比例與規律運動人口比例兩項指標均創下歷史新高,同步帶動健身房產業規模穩健擴張,TOP 2業者世界健身&柏文健康合計市佔率超過80%。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台灣餐飲及觀光產業經營數據,以關聯企業在特定業別營收來源規模進行分類計算,定期發布主要次產業市佔率調查成果,做為深入觀測餐飲、觀光及休閒產業的判讀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台灣流通產業「海外投資」近十年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流通產業海外投資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零售&物流業海外投資:海外投資金額疫後上攻,新加坡/美國/泰國為TOP3投資目的地 💡餐飲&休閒業海外投資:海外投資疫後復甦有限,歐洲/日本/美國為TOP3投資目的地 💡核心流通產業對中國大陸投資:經營環境惡化&消費緊縮致疫後對中投資崩跌,上海/江蘇/廣東為主要投資地區 流通服務業為國際貿易中「服務輸出」的重要箭頭,橫跨連鎖加盟、區域代理、合資經營、品牌授權等多樣化經營模式,創造出台灣服務業國際化布局的重要基礎。過去十年間(2013-2023),台灣流通服務各業別展現出迥然不同的海外投資走勢,其中批發零售業對外投資金額及投資案件數量最高,亦為本次調查中海外投資金額增長最為顯著的產業型態。此外,2020-2023年間批發零售業每案件平均投資金額增至1,588萬美元,反映出業者海外布局的積極程度。近年批發零售業主要投資目的地包括美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等。 運輸倉儲業以特定大型投資個案為主,歷年主要投資目的地包括新加坡、巴拿馬、美國及香港等地,近年亦可以看到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投資金額及案件數增長。住宿餐飲及休閒娛樂業海外投資疫情後復甦程度相對有限,不過2024年後瓦城與揚秦將於美國開設首店、乾杯預定於英國展店、築間陸續布局香港及日本市場、路易莎規劃進軍印尼與埃及等地,顯示餐飲產業海外布局正轉趨熱絡。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為疫情前台灣流通服務業者布局最深的對外投資所在,然而疫情後(2021-2023)受到當地內需消費緊縮、經營環境惡化等因素影響,衝擊實體零售、高端餐飲終端市場景氣及物流供應鏈運作,連帶影響業者持續布局意願。 未來流通研究所針對近十年台灣流通服務各業別「海外投資」關鍵數據進行分析,包括投資金額&案件數變化趨勢與投資地區比例結構,並結合流通企業對外投資代表案例,以具體數據及產業動向勾勒出台灣流通產業近年海外布局的實際風貌。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2023台灣「連鎖加盟產業TOP 60」門店數排行與六都集中度

4個2023台灣「連鎖加盟產業TOP 60」門店數排行&六都集中度新情報news! 💡 連鎖零售業:便利商店、服飾專賣、3C專賣店數維持領先;便利商店、寵物用品、烘焙專賣店據點數增幅最高 💡 餐飲服務業:麵店/小吃店、一般餐廳、手搖飲、早餐店據點數遙遙領先;便當/自助餐、咖啡廳店數強勁攀升 💡 休閒娛樂業:美髮院/髮廊業門店數量一枝獨秀;美甲美睫、健身房、民宿據點數強勢增長 💡 生活服務業:汽車、機車維修行位居據點數TOP

台灣「電子支付與純網銀」產業地圖

3個台灣「電子支付 & 純網銀」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電子支付:街口支付&一卡通使用人數突破600萬;全支付使用人數&交易金額強勁成長 💡 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產業迎來IPO熱潮;Uber Eats宣布併購foodpanda台灣業務,成為下一位電支預備軍 💡 產業突圍:電支開通海外支付功能、搶進疫後跨境旅遊商機;純網銀拓展理財、房貸、外匯、聯貸新業務

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新情報news! 💡 觀光旅館產業挑戰新高:產業規模與2019年歷史高點僅差距0.3%,60%進榜業者營收超越疫情前水準 💡 都會區飯店業重返榮景:海外旅客回流+商務交流增溫,雙北地區強勢反彈,南投&花蓮近年首見衰退 💡 平均客房收益(RevPAR):觀光區旅館住用率衰退、涵碧樓/瑞穗天合數值下跌;都會區價量齊漲、寒舍艾美/W Hotel強勢進榜 相對於2022年以觀光區飯店為主要成長重心的復甦走勢,2023年台灣都會區觀光旅館營運規模展現強勁反彈力道,為整體產業及機構投資人注入強心針:台灣觀光旅館產業終於走出疫情陰霾,重返疫情前產業長期成長路徑。 2023年台灣觀光旅館產業規模年增30.1%至新台幣594.9億元,與2019年歷史高點相較僅小幅落後0.3%。本次調查結果亦顯示,全台營收排行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