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業

台灣「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3個「台灣電商物流產業」新情報news! ? 宅配成為台灣物流產業最強成長業別,但電商委外配送費用率降至近年新低 ? 電商物流重資本模式進場,集團競爭趨勢逐步成形 ? 超商取貨功能強勢進化,形成鮮明台灣特色 當台灣大部份產業都因2020年COVID-19疫情影響而陷入沉寂的當下,電商物流產業卻迎來了五穀豐登的產業盛世:2020年5月,momo成立貨運子公司「富昇物流」,成為台灣第2個以電商之姿自建配送隊伍的大型集團。7月momo進一步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展開合作,推出生鮮電商低溫店取服務、同時也將myfone門市取貨服務全面升級為24小時快速取貨。 2020年6月迎來成立20周年的PChome,也宣布將電商物流做為下一個關鍵戰略目標,大舉承租倉儲空間達4.5萬坪的中華郵政物流園區,同時瞄準跨境電商市場的成長潛力,7月正式上線整合商流、物流、金流的跨境PChomeSEA銷售服務。 除了電商集團外,以線下銷售為營運主力的實體零售企業也全力參戰:7-ELEVEN針對微型社群電商賣家推出的「賣貨便」服務,2020年3月正式突破100萬服務人次、並於6月份將國際交貨便服務正式擴大至7個海外國家以及離島地區,同時與智慧開店平台SHOPLINE合作,除了在台灣境內提供超取服務外,進一步提供橫跨星馬港3地、近3,000間海外7-ELEVEN門市的跨境取貨服務。

「電商物流」產業創新個案-1

全球許多大型電商與實體零售企業紛紛將關鍵戰場擴展至物流服務,傳統3PL物流業者也加速向電子商務物流領域發展。例如建置前置倉/衛星商模式、涉足跨境電商物流履約方案。企業不僅積極展開入股併購、策略結盟、甚至是以重資本模式切入自建。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商務市場的蓬勃發展不僅為物流產業帶來難得的成長際遇,更引入了豐富的資金、人材與大量先進技術應用,醞釀出多元創新商業模式落地發展,成為拉動整體物流產業轉型與再度成長的火車頭。 例如中國大陸「每日優鮮」率先投入的前置倉/衛星倉模式,如今已成為城市物流急速送達戰場。每日優鮮於2015年率先投入生鮮電商產業應用,以「城市分選大倉+社區前置倉」為核心架構。藉由數據演算,進行銷售預測、備貨、存貨、配送調度優化,達成1小時快速送達的差異化服務,有效應對生鮮電商最後一哩送達率及高腐損率挑戰。台灣方面,在疫情的影響下,台灣衛星倉也展開加速佈局,「網購宅配」、 「外送平台」、 「連鎖零售店外送」的宅配To Door服務成為通路強化銷售的關鍵所在,包括外送平台Foodpanda及電商龍頭momo,均於2020年擴大衛星倉模式佈建。 未來流通研究所抓取電商物流創新模式關聯資訊及數據,搭配圖解方式拆解呈現模式運作脈絡,並提出重點觀察分析。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ingle

台灣「電商物流」產業數據圖解

3個台灣「電商物流」產業數據新情報news! ? 2020上半年電商產值成長率達17.5%,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 ? 運輸倉儲業於2015年後超越批發零售業,成為台灣核心服務業中缺工率第2高的業別 ? 電商委外配送費用率自2016年開始下滑,2019年降至近年新低 歷經網路科技泡沫以來20年的積累,電子商務已成為全球零售業相當重要的成長支柱,帶領智慧物流、數位行銷、社群商務、影音創作等領域高速成長,不僅在本業中孵育出國際知名的巨型電商平台及多樣化的新創獨角獸,也同步帶動周邊支援服務業別成長及轉型。與全球趨勢相同,台灣零售產業結構近年亦快速向線上移動,電子商務成為零售業各次產業別中成長最快的通路類別。台灣電子購物業產值過去10年間CAGR高達8.2%,大幅領先其他次產業與整體零售業成長表現,成為帶動台灣零售產業成長相當重要的引擎。 電子商務在台灣零售市場存在感不斷增強,高速成長的同時也迎來了結構轉變:一般性電商產業經營已走向成熟,獨特的服務型態與創新技術應用成為電商企業下一道護城河,而做為關鍵性支援服務,物流宅配業者被賦予的功能與重要性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快速、安全、高彈性的服務品質與廉宜的成本價格甚至已經突破連帶服務的角色,進化成為電商業者的核心優勢所在。 因此許多大型電商與實體零售企業紛紛將關鍵戰場擴展至物流服務,尤其是專注於電子商務配送的專倉與車隊建置、新型態科技導入等領域,全面展開入股併購、策略結盟、甚至是以重資本模式切入自建。我們可以看到,電子商務市場的蓬勃發展不僅為物流產業帶來難得的成長際遇,更引入了豐富的資金、人才與大量先進技術應用,成為拉動台灣物流產業轉型與再度成長的火車頭。未來流通研究所大量抓取與電商物流產業發展高度關聯的數據與資訊,結合圖解方式呈現,並提出重點觀察分析。

第二季台灣流通&生活產業成長排名

3個「2020Q2台灣流通&生活產業」新情報news! ? 到宅服務&居家數位娛樂產業群集體大噴發 ? 不動產關聯服務&貴金屬零售大漲,反映台灣房市增溫與避險需求的矛盾現象 ?網路影片、網路廣播、數位課程產業規模衰退,煙火殞落還是理性回歸? 疫情催化下,台灣新生活型態快速展開,各類流通與生活產業發生了冰火兩極的劇烈變化,並在第二季有了更進一步的顯著趨勢。 多數疫情受災產業Q2持續低迷,例如觀光旅遊、交通運輸、餐飲與休閒娛樂等;部分產業則汲取了新消費需求的養分,在第二季創下產業規模新高,例如家事服務、數位內容、宅配快遞、遊戲軟體以及不動產關聯服務等。 然而,少數產業卻在疫情影響期間短暫爆發後快速回歸平淡,成為探討是煙火殞落或理性回歸的最佳教材,例如網路影片、網路廣播及數位課程等。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台灣流通與生活產業數據,定期提供各次產業每季產業規模變化排行,並輔以產業趨勢進行摘要整理。

台日中「電商物流」產業投資評價

以台日中電商物流企業近3年營業收入及營收成長率進行分析,可以看到亞洲電商物流企業近3年營業規模高速成長,遠高於整體物流產業成長率。日本電商物流產業規模雖大,但近3年成長率相對較低,普遍在10%以下,以佐川急便12.3%成長最高。 中國順豐控股近3年營收成長率達57.4%,2019年營業規模超越5,000億新台幣,成為東亞地區第一大電商物流企業。中國代表性電商物流企業「四通一達」近3年成長皆超過50%,且已全數IPO,成為電商生態圈的標竿。台灣電商物流企業規模遠低於中日企業,但近3年成長率皆達20%,仍遠高於整體物流產業。此外,中、日、台電商物流企業普遍實現營利,營利率前3高企業為中通快遞24.6%、嘉里大榮13.1%,韻達股份10.5%。 未來流通研究所抓取台日中電商物流企業關鍵財務表現數據,並以推算企業常續性淨利、股利分配率為計算基礎,建立電商物流產業的外部股東IRR估值模型,結合晴雨圖表方式呈現,同時說明重點觀察分析。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文章   單篇購買 Single Purchase 會員登入 Login

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3個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新情報news! ? 全聯&7-11市佔率獨占鰲頭,高達63%及48% ? momo大成功!晉升台灣零售通路最強市佔成長品牌 ?藥妝藥局市佔領先集團快速成形中 「市佔率」在產業研究與投資評價領域中,是能夠決定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尤其在平台經濟、網絡經濟等商業模式中,更是判斷企業能否大規模成功的重要估值指標。近年以軟銀願景基金為首的眾多投資機構,就是秉持這樣的投資戰略,鼓勵旗下新創公司「燒錢搶市佔」,挹注高昂資金換取市佔優勢。 由於傳統零售通路的產業特性—高穩定度的低營業利益率,使得具市佔優勢的企業得以享有較高現金流量與規模經濟的相對優勢,在行銷折讓、採購議價、展店成本等各方面,都更有機會取勝競爭對手。此外,台灣零售通路企業已紛紛跨足電子商務、會員機制、門店物流寄取貨等「新網絡經濟」,市佔率、門店密集度、會員數將更加成為評估零售企業結構性優勢的關鍵數據。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台灣實體零售與電子商務產業經營數據,結合企業在台灣市場的年營收金額進行計算,定期發布主要次產業的市佔率英雄榜。此外,我們也結合市佔率變化與產業集中度等指標,綜整分析說明如下,做為深入觀測台灣零售產業的判讀基礎。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文章

產業成長率:台灣那些流通生活產業在高速成長?

流通產業涵蓋零售、電商、物流等重要服務業別,同時也是餐飲、貿易、旅遊等業別的運作基礎。流通產業的發達程度,直接影響民眾的生活品質與滿意度,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的準公共設施。 未來流通研究所將過去一年台灣高速成長的流通生活產業彙整為下列5種特色經濟型態。由於流通與生活產業具有貼近社會趨勢的特性,因此歸納出的成果不僅可呈現出正在蓬勃發展的台灣消費趨勢,同時也能夠做為投資、行銷、經營判斷的重要參考。 ? 電商生活經濟:網路購物 / 電視電台購物 / 宅配遞送服務 ? 數位知識經濟:數位書籍、雜誌、新聞出版

疫情下生鮮電商與電商物流的模式之戰

3個中國「疫情下生鮮電商與電商物流的模式之戰」新情報news! ? 中國60後與70後用戶線上買菜訂單量春節期間翻漲4倍 ? 生鮮電商競爭背後牽動的是產業鏈運作模式戰爭 ? 京東小哥一夕爆紅,物流重資產模式再度獲得注目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中國各大城市都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管制社區人員出入,加上民眾害怕到人潮密集的場所購物,使線上「搶菜」一夕之間成為所有人必備的生活剛需技能。不僅限於習慣線上購物的年輕人,根據阿里數據顯示,60後與70後用戶線上買菜訂單量在這段期間已翻漲了4倍。 「凌晨起床搶冬瓜,無奈還是被秒殺」的場景在春節以來幾乎每天上演,平台訂單規模急速擴大,似乎為許多被認為已命懸一線的生鮮電商企業展示了一方希望,但需求量翻漲的同時,也為原本就相對緊張的生鮮品到府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承載壓力。 根據媒體報導,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外賣買菜訂單量年成長幅度達9倍,在廣州、深圳、成都等地的盒馬門店訂貨量也達到平日的5-10倍;騰訊系的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期間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翻漲了321%,推估春節七天總銷量將突破4,000萬件;叮咚買菜的用戶規模每天成長超過4萬人,其中自然成長比例超過70%。

Amazon年度財報圖解:市值跨越1兆美元

3個「Amazon年度財報圖解」新情報news! ? Amazon走出薄利主義,營利水準連續第2年穩定攀升 ? 以線上零售業務及AWS為主要營收支柱的結構趨於穩定 ? 研發成本持續提高,維持進攻型企業風格 美國電商巨擘Amazon發布2019年全年財務數據,營收獲利水準及成長速度都超出了分析師預期數值,亮眼的財報數據使Amazon市值再度跨越了1兆美元的城牆。 從財報中可以看出,Amazon的獲利水準開始站穩成長腳步,EPS也同步攀升,向投資人展現出做為優質投資標的的說服力。此外也印證了Amazon將圍繞於prime訂閱制核心的線上零售業務、以及高獲益能力的AWS作為經營支柱的結構趨於穩定。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Amazon歷年財報關鍵數據,並提出重點觀察分析。

日本、中國「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

3個日本、中國「電商物流」產業競爭地圖新情報news! ? 日本快遞包裹數量達43億件,年成長1.3%。宅配企業不堪負荷,與大型電商形成對立 ? 中國快遞包裹數量達507億件,年成長20%。阿里巴巴大量入股電商物流企業 ? 高壓競爭環境孵化大量日本最後一哩新創企業,為產業注入活力 亞洲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不僅為物流產業帶來百年難得的成長際遇,更將豐富資本、人材與先進技術引入,為物流產業帶來質的提升。 不過,現階段物流服務仍建立在勞動力密集基礎之上,而近年受到高齡少子化趨勢影響,亞洲主要城市勞動人口規模不斷縮減,導致快速、廉宜且高品質的物流服務已經成為稀缺資源。因此全球許多大型電商企業紛紛將關鍵戰場轉移至物流領域,展開入股併購與策略結盟。 但對部分電商物流企業來說,卻也是苦痛成長的開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