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產業

台灣「零售與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3個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數據」新情報news! ? 2021年台灣整體零售業回暖,但實體零售業佔比將首度跌破90% ? 超商產業面臨2009年來最低增長速度、3C家電零售業顯著成長 ? 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增幅再創新高,「綜合零售業」&「食品飲料業」漲勢最為強勁 2021年台灣零售業在疫情下展現出堅韌成長力道,整體產業規模年增3.26%,遠高於2020年疫情爆發初期僅0.19%的增長幅度,同時也是自2011年以來最高的單年成長率,反映出疫情下零售產業營運基礎穩定度提高,整體規模恢復至長期成長區間。 隨整體零售業規模成長,各次產業別間的發展差異亦持續擴大,其中最顯著的即為實體零售業佔整體零售業規模比例正快速下滑,預期2022年實體零售業佔比將可能首度跌破90%。不過,實體零售企業也在疫情期間快速轉向網路銷售經營,不僅大舉進軍電子商務市場,也活用結合實體據點與網路銷售的「快商務」模式,做為實體零售集團全通路布局的發展契機。2021年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金額與成長幅度雙雙創下新高,顯示網路銷售已成為實體零售企業共同奔赴的下一個關鍵戰場。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定期彙整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並透過產業樹狀圖呈現,以快速清晰的掌握零售各次產業別產業規模及成長率等關鍵數據,做為判讀產業細部情勢的重要參考基準。

台灣「低溫食品&冷鏈物流」關鍵數據解析

3個台灣「低溫食品&冷鏈物流」關鍵數據新情報news! ? 2015-2020年台灣低溫食品產業規模大幅成長,2020年產值寫下歷史新高 ? 2020年低溫車輛數&低溫倉儲營業規模同創新高,拉動地產、設備、商用車及投融資需求 ? 2022-2023年農委會規劃投入126億,加速推動低溫「生產物流」建設 冷鏈物流使用率及覆蓋率不僅與該地區食品安全及流通管理技術的先進程度緊密相關,同時也是支撐各級產業規模化與高品質市場供給的重要基礎,因此經常成為已開發國家在民生消費領域的關鍵重點政策方向。近年在市場持續發展以及疫情對於民眾生活型態的大幅影響下,台灣低溫食品與冷鏈物流產業也同步迎來高速成長機會。 銷售物流(Sales Logistics)方面,台灣消費者食材及食品採購渠道快速轉向量販、超市、超商等現代化通路。產成品自工廠、生鮮裁切廠或中央廚房起運後,經由標準化冷鏈物流配送至門店的比例持續提升。此外,疫情下在宅料理頻率提高,加上生鮮電商快速發展,最後一哩冷鏈宅配需求規模也不斷擴大,近年在特殊節慶期間的低溫運能甚至供不應求,吸引業者積極投入布局。

台灣「食品與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地圖

3個「台灣食品&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 冷鏈物流需求規模急遽擴增,業者大舉拉高資本投入 ? 快遞宅配&超商業者參戰,全力搶佔最後一哩低溫配送商機 ? 疫情下低溫醫藥物流高速增長,3PL綜合物流企業積極跨足 在低溫食品市場高速成長及疫苗運輸需求勁揚帶動下,主運低溫食品(包含蔬果、畜禽肉、水產品、乳製品、冷凍/冷藏加工食品、等)及醫藥品(疫苗、注射針劑、口服/外用藥品、血液製品等)的冷鏈物流需求規模大幅成長。2020年全台約8.1萬輛營業貨車中,約9,680輛貨車有載送低溫商品,年成長幅度高達41.9%,佔全台營業貨車數量比例同步攀升至12.0%,年增3.5個百分點。若與2017年相較,有載送低溫商品車輛數更翻漲超過1倍,反映出台灣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強勁的成長動能。 冷鏈物流不僅為農產品與低溫食品朝向規模化與高品質化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疫苗等醫藥製品全鏈儲運過程品質管控的關鍵。由於具備高外部效益,冷鏈物流為各國政府與國際組織近年施政重點。台灣冷鏈物流產業以大型3PL低溫物流B2B/B2C儲運與1PL集團自建低溫物流為主體,近年在疫情影響下,低溫物流B2C/C2C宅配、低溫空運倉儲、低溫醫藥物流領域重要性顯著提升。吸引業者加速布局低溫物流園區/低溫倉儲、低溫幹線運輸、低溫城市配送等業務,共同構成台灣低溫運配產業風貌。 未來流通研究所爬取彙整台灣冷鏈物流產業數據情報,繪製2022台灣「食品&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地圖,透過資訊圖象呈現冷鏈物流產業各領域主要業者經營數據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出3項觀察重點,做為觀測冷鏈物流產業的重要參考佐證。

台灣2021Q4購物季電商平台流量解析

3個「台灣2021Q4 購物季電商平台流量」新情報news! ? TOP 10電商平台2020Q4流量暴增19.2%後,2021Q4年減5.6% ? 設計商品購物網站Pinkoi首度入榜,海外流量優勢顯著 ? TOP 10電商平台「搜尋流量」佔比最高、「社群流量」持續增長

台灣觀光餐飲及休閒娛樂業疫後成長率矩陣

4個「台灣觀光餐飲&休閒娛樂業成長率」新情報news! ? 剛性需求產業:CAGR>5%;疫情下YoY>0% ? 脆弱成長產業:CAGR<5%;疫情下YoY<0% ? 疫後強彈產業:CAGR>5%;疫情下YoY<-15% ? 疫後重災產業:CAGR<5%;疫情下YoY<-15% 2020至2021年全球實體服務業營運在疫情下遭受重創,其中「觀光餐飲&休閒娛樂產業」成為受災最嚴峻的服務業別,與屢創新高的的金融資本市場及製造供應鏈形成兩極化發展。所幸隨疫苗施打覆蓋率提升及疫情控制趨穩,2021年第四季開始台灣消費市場再度迎來強勢反彈。從餐廳聚餐、本土觀光旅遊到健身中心,消費者逐步回流,為2022年內需消費景氣重新點燃成長的火苗。

2020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基因圖譜

? 零售業商品結構近5年變化劇烈:汽機車銷售佔比持續擴大、電商服飾佔比顯著下滑 ? TOP3商品類別差異顯著:超商銷售品類集中度最高、超市與量販銷售商品結構最為相近 ? 核心商品結構轉變:百貨業餐飲化、量販業3C家電化、藥妝業食品化 「銷售商品結構」為零售通路最核心的DNA組成要素,主要銷售品項不僅形塑出零售通路的多元服務特徵及消費者購物通路偏好,更構成零售業各次產業間最關鍵的營運差異與產業界線判別基礎。 台灣整體零售業銷售商品結構與各次產業別核心銷售品類在2015至2020年5年周期間出現劇變:例如百貨業為迎戰電子商務的高速成長,大幅拉高餐飲服務營收佔比;量販業積極擴大3C家電賣場面積並結合宅配服務,有效提升高單價商品銷售比例;超商業藉由納入彩妝清潔用品、超市業以提升家電與服飾用品銷售比例等方式,實行商品結構多元化策略;藥妝業則拉高食品類商品銷售比例,並跨足居家修繕與生活用品補給服務。 未來流通研究所彙整台灣「主要零售業別商品結構」年度數據,以基因圖譜方式精確呈現各零售次產業別之核心銷售商品組成,包括整體零售業、綜合零售業、百貨業、超市業、超商業、量販業、免稅店業、藥妝藥局業及電子商務業等。並藉由分析2015-2020年間商品結構比例變化、結合TOP3商品集中度(CR3)指標,協助會員全面掌握零售各業別關鍵銷售變化。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台灣綜合零售及電商產業地殼變動

3個「2021台灣綜合零售&電商產業地殼變動」新情報news! ? 2019-2020電商產業超越超市與量販,成為台灣規模第3大綜合零售通路 ? 零售產業界限模糊化,多角化跨業布局成為企業共通性策略 ? 跨業併購&聯盟競合加劇,領頭企業規模與經營範疇快速擴張 零售各業態規模成長具有長期趨勢性,一旦出現轉折變化將帶來重大影響。台灣綜合零售通路過去20年來均以百貨產業規模居首,其次依序為超商、量販、超市等產業別。不過,在近10年電商產業高速成長及2020年後COVID-19疫情帶來的影響下,台灣綜合零售通路正歷經劇烈的產業地殼變動。 近年台灣綜合零售通路地殼變動點包括:電商產業規模於2019及2020年相繼超越超市及量販產業,成為第3大綜合零售通路,並於2021年快速逼近因疫情而陷入衰退的百貨產業;其次,2020年超商產業規模首度超越百貨業,成為第1大綜合零售通路業態,而超市產業也在同年度首度超越量販業,使2020年成為綜合零售產業規模排名重新洗牌的特殊時點。 產業規模變化具長期趨勢性及延續性特徵,為企業擬定長期策略與目標的重要評估要素。因此,未來流通研究所提出「2021台灣綜合零售&電商產業地殼變動」,分析過去10年間綜合零售與電商產業整體變化,並歸納重點發展方向做為會員參考基礎。

20%電商滲透率時代:2030台灣電商市場預想圖

3個「2030台灣電商市場預想圖」新情報news! ? 2030年台灣電商滲透率達20%,市場總規模突破新台幣1兆元 ? 2030年電商產業成為台灣最大綜合零售通路,未來10年CAGR達8% ? 網路銷售商品結構趨向多樣化,食品類、個人清潔保養、3C用品佔據TOP3銷售類別 2020年疫情爆發後,民眾大量轉向線上購物,電子商務產業成為全球零售業中最耀眼的一顆星。橫跨實體零售通路至線上電商平台,各類型企業的積極參戰以及線上銷售商品類別的大幅擴充,加上疫情的影響,帶動各國電商滲透率快速攀升。其中南韓、中國大陸及英國電商滲透率均逾20%,形成全球電商市場領先集群外,也標示著20%高電商滲透率時代已然來臨。 未來流通研究所藉由分析台灣零售及電商產業關鍵數據,同時諮詢多位產業專家市場看法與預測建議後,提出「2030年台灣電商市場預想圖」。並針對台灣電商滲透率達20%模擬情境下,提出產業規模預測、產業結構變化、電商商品銷售結構等影響評估。在全球疫情趨緩、企業重新站定腳步奮力向前的此時,希望「2030年台灣電商市場預想圖」能夠提供做為長期布局之參考依據。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2020台灣流通業「連鎖型企業」營收排行TOP 60

4個2020台灣流通業「連鎖型企業」營收排行新情報news! ? 綜合零售業:連鎖企業平均規模最大,民生消費通路表現優異 ? 專賣零售業:疫情經濟帶動,3C家電與美妝藥局企業脫穎而出 ? 餐飲服務業:疫情迫使連鎖餐飲企業面臨近20年最大衰退 ? 休閒育樂&生活家居業:娛樂業全面重挫,生活家居連鎖通路一枝獨秀 台灣為亞洲連鎖型企業發展最蓬勃的市場之一,尤其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餐飲等業別,皆已形成規模龐大且獨具特色的連鎖生態體系,不僅吸引許多跨國連鎖企業投資布局,良好的績效表現甚至成為不少外資企業全球經營成效最佳的地區事業體。

台灣「OMO電商全通路」產業地圖

3個2021台灣「OMO電商全通路」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趨勢1】台灣電商OMO關鍵戰場:「自有物流服務」&「數位支付生態圈」 ?【趨勢2】特化電商趨勢成形:由規模經濟優勢邁向特色服務競爭 ?【趨勢3】電商集團架構核心生態圈:合資併購擴大市場競爭範疇 2021Q2台灣零售業網路銷售滲透率達11.7%,首度突破雙位數,意味著線上通路重要性顯著攀升。大量資源與企業湧入的同時,也推動產業發展更加成熟。 我們可以看到,台灣電商產業在歷時3年的探索後,正逐步形成獨特的電商OMO布局方向:台灣電商業者除了持續耕耘核心的B2C、B2B2C、C2C等線上交易服務外,選擇將戰略重點聚焦於「自有物流服務」及「數位支付生態圈」領域,同時結合行銷科技、數據分析等電商衍生服務,共同建構起獨樹一格的OMO支撐服務系統;實體門店經營方面,則多採取合資、開設複合店、或是建置結合物流機能的功能性服務據點等方式,做為線上營運主體的輔助。 未來流通研究所以2020年電商生態圈產業地圖為基礎,鎖定台灣主要電商平台全通路布局與關鍵投資動向,繪製2021台灣「OMO電商全通路」產業地圖,應用圖像化方式說明電商業者在無店面零售、生鮮電商、數位支付、物流服務、社群商務以及實體據點等關鍵領域的涉入程度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3項關鍵趨勢,以完整呈現台灣「OMO電商全通路」布局風貌。 登入會員即可下載完整圖解情報   單篇購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