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台灣跨境電商包裹量」新情報news!
💡 進口小型包裹量十年大增541%,2015年蝦皮入台後急速飆升
💡 出口小型包裹量2015年後面臨成長瓶頸,業者布局反攻
💡 亞洲跨境電商走過戰國十年,產業生態3模式逐漸成熟
2009年11月,阿里巴巴首度舉辦雙十一購物節,啟動亞洲跨境電商熱潮。10年來,台灣進口小型包裹數量由971萬件成長至6,223萬件,漲幅高達541%。突破過去由生活周邊通路與貿易商所限制的消費選擇,消費者對於跨境購物的頻率及規模正快速增加。直接至海外電商購物、或由海外發貨寄達的「高哩程購物」型態,已成為台灣零售產業必須正視的課題與趨勢。
加速消費者海外跨境購物的主因之一,在於各式多元的跨境消費解決方案於過去10年間百花齊放,不僅孵化出豐富的新創機會,也成功衝破了地理距離、語言隔閡所帶來的限制,建構逐漸成熟的亞洲跨境電商產業生態。觀察跨境電商服務類型可以看到,跨境電商平台、海外直購轉運、商家代購轉賣等3項服務型態,為目前台灣進口跨境電商消費的主要模式。
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抓取2010至2020年台灣進出口跨境小型包裹量數據,並整理近10年對台灣有重大影響性的亞洲跨境電商產業事件,結合時間軸索引的圖解方式,提供重點觀察分析:
進口小型包裹十年大增541%,2015年蝦皮入台後急速飆升
台灣消費者對於海外商品高漲的消費熱情,反映在近10年來大幅翻漲的進口小型包裹數量,10年間由971萬件成長至6,223萬件,成長幅度高達541%。尤其2015年蝦皮購物(當時為蝦皮拍賣)進入台灣後,進口小型包裹數量自2016年起即大幅增加,2015年至2019年間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35%,進口小型包裹數量邁入高速成長。
在電商平台的引導下,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於海外跨境購物,從單一海外平台購物直送台灣、個人賣家代購、到海外集貨代運網站,消費者對於多元的海外收發貨流程也更加熟悉, 加上不斷推陳出新的各項支付工具與物流方案,使海外跨境購物成為許多消費者的日常小確幸。另一方面,除了個人消費者自行至海外電商網站購物外,「淘寶大戶」商家代購再轉賣至台灣的方式,也是推高台灣進口小型包裹量的主因。根據關務署統計,每年雙十一購物節期間,台灣有90%的進口小型包裹是來自於中國大陸,印證了PChome集團詹宏志董事長提及的「淘寶登台是小事,台登淘寶才是大事」的論述。
有鑑於此,關務署於2018年調降進口貨物免稅門檻,由3,000元降至2,000元新台幣,2020年更啟動「海外包裹實名制」措施。但由數據中可以看到,近2年進口小型包裹數量仍持續以超過25%的幅度攀升。不過同時間我們也觀察到,每件進口小型包裹的平均價格,由2010年的1,632元新台幣降至2019年的738元新台幣,反映出化整為零、包裹拆單的方式確實存在。
出口小型包裹量2015年後面臨成長瓶頸,業者布局反攻
出口小型包裹數量自2010年387萬件成長至2015年684萬件達到高峰後,成長力道與規模陷入瓶頸,至2019年跌至643萬件。出口小型包裹金額也由2015年的185億元新台幣,降至2019年的160億元新台幣。
不過,雖然近年成長幅度趨於平緩,但業者仍持續投入資源進行跨海佈局,前10大電商平台已有8家提供跨境出口銷售業務。例如PChome集團2020年發表東南亞一站式跨境電商解決方案PChomeSea,就是以上架大量豐富的台灣商品為特色,除了搭配2015年自建的 PChome Thai外,也與越南 Tiki、印尼 Blibli、馬來西亞Youbeli、新加坡Qoo10 等當地知名平台合作。而統一超持股超過50%的博客來,也在2017年啟動海外專館服務機制,商品線從核心的書籍文具、一路開展至包裝食品、美妝保養、親子母嬰等生活風格選物,甚至與地方農會合作,向海外消費者提供深具台灣在地風味的農作產品。立基於母集團的資源,博客來在海外也提供7-11門店取貨、自助儲物櫃取貨等多元海外物流方式,希望強化海外購物的便捷度。
除了平台業者外,電商支援服務企業亦積極參戰,例如提供網路開店服務的91APP,2020年全面開通跨境電商支援功能;同樣以線上開店平台為主的SHOPLINE亦推出跨境電商金物流解決方案,並串接跨境7-11超商取貨服務,提供橫跨星馬港三地、近3,000間海外7-11門店的取貨服務等。
此外,看好台灣企業豐沛的製造力與商品力,全球性電商平台近年亦紛紛來台招商,例如2017年Amazon「全球開店」官方台灣站正式上線、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各平台積極來台招商、2020年阿里巴巴國際站推出台灣行業館等,均成為台灣商品線上跨境銷售的出口,共同協助業者開拓「電商新外需市場」。
亞洲跨境電商走過戰國十年,產業生態3模式逐漸成熟
觀察跨境電商服務類型,可以將台灣進口跨境電商消費的主要模式歸納為3項主要服務型態。第1項是由電商企業建置、面向海外消費者的跨境交易平台,也是目前最主要的跨境電商型態,海外消費者直接於網站上進行消費購物後,透過平台服務將商品寄回國內,例如AmazonGlobal、日本樂天市場國際版(2020/6 服務轉移至Rakuten Global Express)、阿里巴巴國際站(B2B)、淘寶集運服務等。
第2項為海外直購集貨轉運服務,主要是針對部分消費者認為國際版網站商品種類較少、但缺乏海外地址無法於當地電商網站購物的痛點所開展出的新型態消費。這類型的服務商可透過提供虛擬海外地址等方式,協助消費者直接至海外在地電商網站購物或藉由代購消費後,再將商品集貨轉運回台。海外直購集貨轉運服務的購物程序雖相對繁瑣、且消費者需熟稔當地電商生態,但能夠選購的商品種類豐富許多,而透過業者提供的集貨服務,也能夠降低高昂的跨海物流費用。例如華美集團旗下SPEX eSHOP集貨代運網、PChome集團旗下比比昂,以及日本BEENOS旗下代購服務Buyee及集貨轉運服務tenso等,相當受到消費者歡迎。
第3項則為商家代購轉賣形式,以各大C2C平台及眾多代購/團購中小型賣家為主,商品發貨地為海外直接寄送或由賣家整批代購至台灣再行分銷,這類型交易模式多結合大量社群行銷與社團購買力,部分賣家/團購主本身具備強大的號召力,成為許多消費者青睞的購物方式。
*研究資料皆為政府開放數據、企業或第三方研究機構公開資訊,經研究團隊程式爬取整理。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