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叮咚買菜。」
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中國各大城市都實施封閉式管理,嚴格管制社區人員出入,加上民眾害怕到人潮密集的場所購物,使線上「搶菜」一夕之間成為所有人必備的生活剛需技能。不僅限於習慣線上購物的年輕人,根據阿里數據顯示,60後與70後用戶線上買菜訂單量在這段期間已翻漲了4倍。
「凌晨起床搶冬瓜,無奈還是被秒殺」的場景在春節以來幾乎每天上演,平台訂單規模急速擴大,似乎為許多被認為已命懸一線的生鮮電商企業展示了一方希望,但需求量翻漲的同時,也為原本就相對緊張的生鮮品到府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承載壓力。
根據媒體報導,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外賣買菜訂單量年成長幅度達9倍,在廣州、深圳、成都等地的盒馬門店訂貨量也達到平日的5-10倍;騰訊系的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期間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翻漲了321%,推估春節七天總銷量將突破4,000萬件;叮咚買菜的用戶規模每天成長超過4萬人,其中自然成長比例超過70%。
不過,由於供給緊張加上年節間人力不足,中國生鮮電商的線上配送已出現明顯的運力不足,導致履約率開始下滑。對業者來說,在新型肺炎這一戰中迎來的不僅是電光石火的訂單爆量,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這次機會中以穩定的供應鏈能量滿足市場即時需求,將此次大幅度外溢的用戶量進行良性轉換,在疫情消彌之後仍然能夠作為後續長期的經營基礎。
在商業世界中,每一次的重大危機事件都會為產業運作帶來真實深刻的檢討,以及隨之而來大幅度的汰舊換新。例如在這次事件中浮上檯面的議題,圍繞在是以彈性前置倉為供應鏈核心的模式(代表業者為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抑或是結合實體門店網絡的作法(代表業者為盒馬鮮生、蘇寧小店)、還是與中上游維持密切合作關係的策略(代表業者為美菜網)更能夠在危機之下發揮高度的護城河效益,從消費者、投資機構到業者都在高度注目著。
台灣由於沒有封閉式管理的外部政策因素,加上疫情傳染未進入社區,消費市場並沒有出現中國大陸生鮮電商消費戲劇般的巨大浪頭。但是在年節旺季與民眾希望盡可能自主管理減少外出與外食的情況下,多家生鮮電商與量販店線上通路同樣都迎來了近期銷售高峰。此外,政府主管機關也持續與生鮮電商業者進行討論,希望能夠研擬制定帶動線上生鮮品購買的消費刺激方案,有助於擴大台灣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提高食品在線上市場中的滲透率。
整體來說,在疫情的龐大壓力下,能夠展現出穩定經營能量的企業將能夠成功一舉在消費者心中建立高品牌價值的競爭優勢;反之若處理不慎,則可能使多年來累積的基礎一夕崩塌,這也是為什麼在疫情爆發以來,幾乎每家中國電商業者的最高管理階層都不斷頻繁現身積極喊話,希望取得消費者更多的信賴與認同。
對於生鮮電商業者而言,這絕對是五味雜陳的一場「保胃戰疫」。後續的發展相當值得我們持續關注!